明伦学宫,藏书阁。
儒圣负手立于门前,望着李子凡每日读书的身影,苍老眼眸中泛起欣慰之色。
自那一日后,他便安排李子凡来到藏书阁读书。
而读的,自然是“浩然经”或者看些武道典籍。
当然,李子凡对其它的也不会感兴趣。
毕竟,前世时他就不爱读书,但要是涉及到武功秘籍之类的……他能近乎疯魔!
这座收藏着儒门万千典籍的圣殿,此时此刻,正为李子凡敞开。
那卷以天地正气凝聚而成的古籍,每一页翻动都带起簌簌金芒,字句间流淌的道韵在李子凡周身凝成氤氲光晕。
两日后,晨光刺破云层时,修炼完成的李子凡,被传唤至儒圣居处。
小院子里,晨光洒落,竹影摇曳。
白发老者斜倚竹榻,石桌上茶具半旧,茶垢浸着岁月痕迹,旁边搁着一本卷角的古籍。
四周静雅清幽,书卷气息萦绕。
儒圣!
李子凡打量着眼前的白发老者,和那天的不一样,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
儒圣身着粗布短打,既无书生的长衫儒巾,也不见仙人的鹤氅流云,看似就像个在田间小憩的普通小老头。
这,才是儒圣的真面目?
“来啦,随便坐吧。”
儒圣见李子凡来了,便起身正坐了起来。
李子凡点了点头,旋即在儒圣对面的石椅上坐下。
看着在倒茶的老头,李子凡问出心中的疑惑,“儒圣前辈,您现在这个样子,可跟平时不一样。”
“平时?”儒圣笑呵呵道:“老朽这就是平时的模样。”
“在外,只不过是为了让‘儒圣’这个形象镇住那些迂腐学究罢了。”
儒圣指尖拂过粗陶茶盏,茶汤在晨光里泛起涟漪,“宽袍大袖束住的是规矩,束不住学问。你看这盏茶。”
他突然将茶盏倾侧,浊水流在青石板上蜿蜒成字,“若拘泥于茶器精美,反倒尝不出山野茶的真味。”
见李子凡若有所思,老人又往杯中续了些凉水,氤氲热气里浮起零星茶叶:
“世人总道儒圣当有天人之姿,却不知老朽最爱蹲在村口老槐树下,听孩童背错三字经时的憨态。”
“学问啊,从来不在衣冠楚楚里。”
“哦……”李子凡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儒圣笑了笑,继续道:“你也不用叫我儒圣前辈了。”
“老朽姓陆名尘,你也可以叫我尘爷爷,那些小娃娃们就是这么叫我的。”
“呃……还是不了吧。”李子凡摇了摇,“我还是和其他人一样,叫您儒圣吧。”
“随心即可。”儒圣颔首道。
说话间,他给李子凡倒了杯清茶 ,道:“来,尝尝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闻言,李子凡不明所以,也没往那边去想。
茶,入口带着一些若隐若现的苦涩,却在回甘时化作清甜,萦绕于唇齿,仿佛含着一汪春晨的露水……
很像前世的绿茶。
“儒圣笑道:“如何,像不像你家乡绿茶的味道?”
“嗯。”李子凡下意识地点头……等等。
李子凡瞪大眼睛,“儒圣,您……”
“呵呵,不用惊讶。”
儒圣抿了一口茶,“继续道:“你来找老朽,不就是听说我修为通天彻地,知晓天地至理?”
“如此说来,老朽你看出你的来历,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哦……”李子凡挠了挠头后脑。
儒圣感叹道:“蓝星…或者你们官方说地球。”
“那却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啊,若相较我们这个世界的话。”
“老朽相信,百姓们肯定会宁愿粗茶淡饭,也要换取一盏电灯的光明;”
“舍弃千里传音的秘术,只求一部能瞬间连通万里的手机。”
“那里没有飞天遁地的武道修士,却用钢铁巨鸟划破长空;没有移山填海的神通,却以钢筋铁骨建起直插云霄的楼宇。”
他轻抚着茶盏,目光似穿透时空:“听说那里人人皆可读书识字,女子亦能为官从商,法治之下无贵贱之分。如此太平盛景…”
“唉…若是能让我这世界的黎民,也瞧上一眼那…以科学丈量天地,以智慧点亮文明的时代,纵使散尽千年修为,又有何妨?”
李子凡:“……”
“我说儒圣啊……”李子凡眨了眨眼,道:您这话,说得怎么和一些人说得不一样?”
“别人可都说了,我们那里的天不蓝了,海水也不清澈了些等等。”
“您怎么不按套路来了??”
儒圣指尖轻叩茶盏,“天不蓝、水不清,不过是发展路上的疥癣之疾。”
他望着窗外初升的朝阳,金红色的光晕正缓缓漫过宫阙飞檐,朱墙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色泽,
“你看这世间,天子一言定人生死,世家世袭罔替,连百姓吃口饱饭都要叩谢皇恩。这般光景,又谈何太平?”
李子凡欲言又止,儒圣抬手止住他,目光落在石桌的古籍上:“你们百年钻研的奇巧之术,能让寒门子弟识字明理,能让市井百姓互通有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