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事件的余波逐渐平息,但留下的警示却深深刻入了地球文明的决策层。激进冒进的道路被证明是致命的,在“守墓人”和未知敌对意志的双重注视下,文明如同在刀尖上舞蹈,每一步都必须慎之又慎。
溯源学院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苏婉将那次与恶意意志对抗的经验整理成册,强调了“心境的坚韧”与“力量的精微控制”同等重要。传国玉玺的光芒变得更加内敛,却与学员们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仿佛一位沉默的导师,引导着他们在虚实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
李七子则致力于巩固全球联盟,将原本松散的协作关系,朝着更加制度化、责任共担的“文明理事会”方向推动。他深知,面对未来的风浪,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危机。
然而,外部环境的“滋养”仍在持续。源自“播种者”的温和涟漪,使得地球的灵能环境稳步提升,新生代中拥有感知和调和能力的人口比例持续增加。一些古老的遗迹甚至开始展现出新的特性,比如金字塔能自发汇聚纯净的灵能,长城某些区段在月夜下会浮现出守护意志的虚影……
这种变化是福也是祸。它加速了文明的提升,但也让地球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更加显眼。
苏婉眉心的三叶萌芽在那次对抗后,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半休眠”状态。它不再主动汲取力量,而是像进入了某种消化和适应的阶段。她能感觉到,萌芽与源海那宏大的“潮汐感”联系更加紧密了,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潮汐”的强弱变化。
她将这种感知命名为“潮汐感应”,并开始记录和研究其规律。她发现,这种“潮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某种周期性的起伏。在“潮汐”的高峰期,那些遗迹的活性会增强,学员们的感悟也更容易深入;而在低谷期,一切则会回归平常。
这或许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规律?在“高潮期”加速发展,在“低潮期”沉淀积累?
就在她潜心研究时,一个意外的访客打破了平静。
宫本剑一再次来到溯源学院。与上次不同,他周身的气息更加圆融内敛,腰间长剑仿佛与自身融为一体。他并非来交流,而是来辞行。
“苏师,”宫本对苏婉执弟子礼,态度恭敬,“我于北极静坐三月,于极光变幻、冰海沉浮间,偶有所得。”
他讲述了自己的感悟:在绝对的寂静与极致的动态之间,他触摸到了一丝“斩却虚妄,亦存慈悲”的剑道至理。他的剑,不再仅仅为了斩断,也可以为了守护和开辟。
“此地已无法满足我的求道之路。”宫本望向远方,目光仿佛穿透了虚空,“我感应到,在星海深处,有与我剑道共鸣的‘潮汐’所在。我欲前往,追寻更高的境界。”
苏婉没有阻拦。她感受到宫本身上那股坚定而纯粹的道心,以及那与源海潮汐隐隐契合的剑意。他的离开,或许正是这“萌芽时代”文明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并非所有人都必须走在同一条路上。
她将一枚由自身萌芽气息与玉玺之力共同温养过的玉佩赠予宫本:“以此玉佩为凭,或许能在遥远之地,感应到故乡的‘潮汐’。”
宫本郑重接过,深深一躬,转身踏入自行建造的小型剑形飞行器,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苍穹之外。
宫本的离开,仿佛打开了一扇门。随后几个月,陆续又有一些达到瓶颈的顶尖强者,感应到星海中不同的“潮汐”呼唤,选择了离开地球,前往更广阔的天地追寻各自的“道”。
文明的火种,开始向着星海悄然播撒。
这一现象引起了李七子和苏婉的深思。这是文明自然演进的一部分,还是“播种者”无形中的引导?那些离去的强者,未来是会成为文明的助力,还是……
与此同时,冰璃的监测团队发现了更加微妙的变化。月球轨道的“守墓人”接口,对这批强者的离开毫无反应,似乎默许甚至……期待?而源海的“潮汐”,在每次有强者离开时,都会产生一次微弱的、指向性的波动,仿佛在为他们“引路”。
“播种者”似乎在通过这种方式,将符合它“演化”理念的个体,引导向更合适的“土壤”?
这个猜测让人振奋,也让人不安。
振奋的是,文明似乎找到了一条在“守墓人”规则内安全发展的路径——向内精进,向外探索。
不安的是,他们依旧对“播种者”和那暗处敌对意志的最终目的知之甚少。
这一天,苏婉在例行感应“潮汐”时,眉心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悸动!不是以往温和的起伏,而是一种尖锐的、带着警示意味的刺痛!
她“看”到了一幅模糊而骇人的景象:
在源海的某个遥远区域,“潮汐”变得异常狂暴!那敌对的意志不再隐藏,而是化作一个巨大的、由纯粹“寂灭”概念构成的漩涡,正在疯狂地吞噬着那片区域的所有“可能性”和“生机”!数个散发着微弱文明光辉的“气泡”(可能是其他初生或弱小的文明),在漩涡边缘挣扎,光芒迅速黯淡,眼看就要被彻底吞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