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皇宫的紫宸殿内,檀香与血腥气诡异交织。刘鋹瘫坐在龙椅上,双手死死攥着龙袍下摆,指节发白。韶州失守、潘崇彻献城归顺的急报如同惊雷,炸得他六神无主,殿内文武大臣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废物!都是废物!”刘鋹突然暴起,一脚踹翻身前的案几,金银器皿散落一地,发出刺耳的声响,“潘崇彻这叛徒,寡人待他不薄,他竟敢献城投降!还有你们,平日里个个吹嘘能保境安民,如今后周军兵临城下,你们却束手无策!”
大臣们纷纷跪倒在地,无人敢接话。南汉早已积重难返,朝政被宦官把持,军队战力低下,如今韶州门户洞开,后周大军直指广州,谁都知道败局已定。
“陛下,事到如今,唯有求和一途了。”礼部尚书钟允章硬着头皮上前,“后周皇帝柴荣素有仁名,若我们献土归顺,想必能保全宗庙和百姓性命。”
“求和?”刘鋹眼神阴鸷,死死盯着钟允章,“你是想让寡人向柴荣小儿俯首称臣?绝无可能!”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尖直指钟允章,“都是你们这些主张求和的懦夫,坏了寡人的大事!”
话音未落,刘鋹一剑刺出,钟允章猝不及防,当场倒在血泊中。殿内大臣吓得魂飞魄散,纷纷磕头求饶,没人再敢提“求和”二字。
杀了钟允章,刘鋹心中的惶恐并未消减半分。他知道,仅凭广州城内的守军,根本抵挡不住后周军的猛攻。思来想去,他还是采纳了宦官的建议,派使者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前往后周军营求和,企图拖延时间,等待奇迹出现。
后周军大营内,赵匡胤和韩令坤正在商议攻城事宜,听闻刘鋹派使者求和,两人对视一眼,露出一丝冷笑。
“刘鋹这是黔驴技穷,想拖延时间啊。”韩令坤说道,“我们可不能中了他的奸计。”
赵匡胤点点头:“传令下去,将使者带进来,看看他有什么说辞。”
南汉使者捧着金银珠宝,战战兢兢地走进大营,跪倒在地:“外臣奉我主之命,特来向大周求和。我主愿献金银珠宝,割让琼州、崖州之地,只求大周皇帝罢兵,两国永结盟好。”
赵匡胤瞥了一眼金银珠宝,语气冰冷:“刘鋹早不求和,晚不求和,如今韶州已破,兵临广州,才想起求和,未免太过虚伪。回去告诉你家主子,要么献城归顺,要么寡人率军攻城,生擒于他,到时候可就不是割让土地那么简单了!”
使者吓得连连磕头:“大周主帅息怒,外臣一定将主帅的话原封不动转达我主。还请主帅宽限几日,容我主商议。”
赵匡胤想了想,说道:“也罢,寡人给你们三日时间考虑。三日后,若再不献城归顺,寡人便下令攻城,到时候玉石俱焚,休怪寡人无情!”
使者连忙谢恩,带着赵匡胤的话,匆匆返回广州。
刘鋹得知赵匡胤的答复后,心中窃喜。他认为,赵匡胤同意宽限三日,说明后周军也有顾虑,只要再拖延几日,或许能等来契丹余部或其他势力的援军。他当即下令,继续加固城防,招募死士,同时派人前往海外诸国求援。
但刘鋹不知道的是,他的求和之举,早已被远在汴梁的柴荣看穿。柴荣收到赵匡胤的奏报后,当即下旨,斥责刘鋹“虚伪狡诈,求和诱骗”,下令赵匡胤和韩令坤“不必再等,即刻率军攻城,直捣广州,生擒刘鋹,平定南汉”。
密旨很快传到后周军大营。赵匡胤和韩令坤看完密旨后,立刻下令,全军做好攻城准备,次日一早,对广州城发起总攻。
当晚,广州城内一片死寂。百姓们纷纷躲在家中,祈祷着战争早日结束。而刘鋹则在皇宫内饮酒作乐,试图用酒精麻痹自己,逃避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他还不知道,后周军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一场灭顶之灾即将降临。
次日清晨,天色微亮,后周军的攻城号角便响彻云霄。八万大军兵分四路,对广州城的东、南、西、北四门发起猛攻。连弩、轰天雷齐发,广州城墙被轰得摇摇欲坠,城上的南汉守军死伤惨重。
赵匡胤亲自指挥攻打南门,他骑着战马,手持长枪,大喊道:“将士们,攻破广州,生擒刘鋹,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随我杀进城去!”
后周军将士士气高昂,架着改良后的云梯,奋勇登城。城上的南汉守军本就军心涣散,面对后周军的猛攻,根本无法抵挡,纷纷扔下武器,四散奔逃。
韩令坤率领西路军攻打西门,他下令用轰天雷炸开城门,后周军将士蜂拥而入,与南汉守军展开激战。南汉守军节节败退,西门很快被攻破。
东门和北门的战斗也异常激烈。后周军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高昂的士气,很快便突破了南汉守军的防线,攻入城内。
广州城内,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南汉守军纷纷投降,只有少数死士仍在顽抗,但很快便被后周军歼灭。
刘鋹在皇宫内得知城门被破,吓得魂不附体。他连忙带着宠妃和金银珠宝,从皇宫后门逃出,想要乘船逃往海外。但他刚抵达港口,便被早已在此等候的后周水师截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