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笑了笑,齐旗道长也许是经历[死后重生],开始觉悟,不,应该是恢复初心。
一个人往往从低攀爬到高处,心中那种欲望会逐渐爆发,何况一个如此资深的老道长。原来的初心会埋在深处,想来要让初心重现必经生死。杨凡此刻明白,七情六欲幻境真的是神奇,可以让人感悟。
“行了,既然我已入庙,便要拜神。”杨凡笑了笑:“早有听闻这里灵气十足,又灵验。”
杨凡和原子超走出客堂,一眼望去,佛殿还是有一两座保存下来,更多的是倒塌的建筑物,还看到几个僧人忙碌修缮起来。
原子超看着杨凡的表情,笑了起来,“怎么样,连敢言灵气十足,现在灵验不灵验。”
“都是天意……一切重来也行。走,去帮忙。”
杨凡和原子超跑去帮忙,一个中年和尚感谢一番后道:“两位施主,你们是从禅东寺过来的吧?”
看到杨凡和原子超点头说是,他停下了工作主动带两人前往寺中僧人居住地。拐了几个弯,来到了六祖殿旁的方丈室,发现静语小僧也在。
“阿弥陀佛,杨施主你醒来,还有原施主,你们可跟我们一起诵念佛法。”说话的人是禅南寺的明光方丈。
他的额头有三道痕,信众称其为三道灵光,所以明光方丈也被称为三法印大师(高僧),这是极其具有佛教的核心教义,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杨凡也双手合十敬畏地回应:“我杨凡求之不得。”
“我原子超也求之不得。”
而后众人在方丈室开始诵经起来。
直至黄昏,停下诵经,明光方丈慈祥一笑道:“杨施主,你心中有何疑惑方可提出来参详一番。”
杨凡也没有多疑,开口道:“方丈,你是京都那个智者吗?”
明光方丈摇了摇头,“老衲神通不主外,而主内。”
杨凡瞬间明白这就是佛门神通[他心通],禅宗早期已表明,佛法传六祖而改变传承的方式,并不代表不传衣钵之人,而是以佛法方式传承,这就是传法不传衣钵之理。
杨凡从身上掏出古禅衲衣,“方丈,此物是圆正方丈赠予给我,可此衲衣仍旧有缺,不知方丈告知我如何补全?”
“施主聪慧过人,缘到就好。”明光方丈轻念几句佛法后道:“末世里,拿起屠刀还是放下屠刀?”
“龙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在才能家在,龙旗才能继续飘扬而起。我杨凡身为龙国一份子,必须上马屠刀,下马学佛。”
“阿弥陀佛,杨施主不拘一格,战乱之时确定有个伟人留下一句箴言:上马杀贼,下马学佛。杨施主,如今你妖性掩盖本性,杀气气甚,如何学佛?”
杨凡也咯噔一下,他不能保证自己永远有这个佛性,而妖性也可能过刚易折。
“方丈,我杨凡之命如妖,注定斩不凡之事。”杨凡双眼坚定地道。
“既然禅衣与杨施主有缘,老衲也欣然接受。来,跟老衲去六祖殿。”
众人跟着明光方丈前往六祖殿,是禅南寺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物,当然最大的功劳归功于齐旗道长。当他们来到六祖殿,那种庄严肃穆与神圣,让人充满敬畏之心。
刚好,布袋乞丐和齐旗道长也回来。齐旗道长早已成了寺庙中英雄般一样的人物。
“道长,可好。”杨凡脸带笑意地问好。
齐旗道长只是简单瞄了他一眼,来到明光方丈跟着双手合十,行了佛礼。
杨凡看见齐旗道长的[高傲]心里偷笑:你就继续装。不过礼数还是先长后幼。
“阿弥陀佛,齐道长,辛苦你们为寺庙劳心劳力,感激不尽。”
“方丈客气了,今日有法会不成?”齐旗道长少有的和善地道
“带杨施主结缘,再顺道打鼓敲钟。”
“结缘?!又是他……”齐旗道长对杨凡越来越难料,自己一辈子的气运,比不上他十多载,他身上还有许多秘密看不清,连自己一直自以为傲的[千机神算]罗盘问道也测不了他的命数,反而自己身世被他知晓,太尴尬。
杨凡与齐旗道长四目相对,齐旗道长反而立刻扭头。
进入六祖殿中,每一个人诚心叩拜起来,而后明光方丈从一个不起眼的佛龛,掀开一块披着小佛像的金黄布块,原来挡起另一块垫在小佛像下方还有一块褐灰色布块。
明光方丈将垫着那一块拿了出来,轻轻展开。
众人看到这些褐灰色布块没粘上一点灰尘,常人看到这块粗衣麻布似的布块,肯定会将其当做擦桌布,然,充其量多了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杨凡藏在腹中的那一块古禅衲衣感应到这一块“桌布”的存在,仿佛有生命一般,从他腹部滑溜出来,杨凡快速将其拿在手中。
“阿弥陀佛,杨施主,你手中那块禅衣与这一块禅衣相互感知,果然是古佛之物,与你有缘。”明光方丈将他手中那一块递给了杨凡。
这两块就是古禅衲衣宝物,一块淡蓝色,另一块褐灰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找不到与“宝物”两字搭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