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灵觉拓印 微观世界 (祁县白府 高度隔离实验室)
陈念玄提供的“网格结构”手稿,成为了李守拙研究团队的核心机密。为了更精确地分析这超越时代的微观构造,李守拙与墨离合作,设计了一套极其精巧的“金石拓印”装置。
他们不再依赖陈念玄的手绘,而是尝试利用一种性质极其稳定、对微观能量场变化极其敏感的“留影玉髓”。将那块最小的“海魈”碎片置于特制的金石能量场中,再小心翼翼地将打磨至极薄的“留影玉髓”片贴近碎片表面,通过极其复杂的能量引导,试图让玉髓“记录”下碎片表面乃至浅层内部的能量结构“印记”。
这个过程比之前任何试验都更加危险和不可控。数次尝试,“留影玉髓”皆因无法承受那诡异的能量反馈而碎裂成粉。直到使用了一块品质极高、来自陈玄礼遗藏的宝玉髓,才勉强成功。
当墨离用特制的药水显影后,玉髓片上浮现出的,并非清晰的图案,而是一片极其复杂、仿佛星空般密集的、由无数细微光点和扭曲线条构成的混沌影像。这影像远超当前任何光学仪器的解析极限,但其展现出的规律性和复杂性,已让李守拙和墨离震撼不已。
“这……这绝非天然形成!”墨离声音干涩,“倒像是……被某种无法理解的力量,‘铸造’或‘打印’出来的能量结构体!”
李守拙盯着那混沌的“星图”,眼中闪烁着狂热与敬畏:“念玄所感不虚!此物内部,果然别有洞天!若能破解此‘星图’奥秘,或许就能掌握‘海魈’力量的核心!” 他们开始夜以继日地对着这片混沌“星图”进行艰难的解码工作,试图找出其中能量流动的规律和关键节点。
第二幕 海上砺锋 新舰初成 (山东沿海 秘密船坞)
权世勋(长子)的归来,如同给濒死的海上力量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凭借其强大的个人魅力和以往积累的威望,迅速收拢怒海联盟旧部,并吸纳了一批对日寇和“海魈”充满仇恨的新血。
新的海上据点设在一处更加隐蔽、拥有天然深水屏障的岬湾内。船坞依托山洞扩建,极为隐秘。建造新船的资金和物资,通过白家隐秘渠道源源不断送来。
这一次,权世勋(长子)不再追求过去那种称霸海上的大型舰船,而是专注于建造小而快的突击艇。他借鉴了“海魈”攻击艇的部分外形设计(基于之前俘获残骸的记忆),强调低矮、流线型以降低雷达和视觉特征。动力系统采用了经过墨离改良的、结合部分金石技术(如利用特定矿石粉末降低摩擦和噪音)的柴油机组,速度与静音效果均有提升。
最重要的武器系统,则装备了来自祁县的最新成果——
· “蜂巢”式干扰弹:基于对“海魈”能量结构的研究,内填充了能释放特定紊乱频率金石粉末的小型弹头,专门干扰“海魈”的能量护盾和探测系统。
· “破甲”鱼雷:弹头经过特殊处理,蕴含“流火金”精华,接触目标后能产生瞬间极高温度,试图熔穿“海魈”舰只那诡异的非金非玉外壳。
虽然这些武器面对“海魈”主力依旧显得薄弱,但已是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做到的极致。数条新下水的突击艇,如同蛰伏在礁石间的毒蛇,等待着致命一击的机会。
第三幕 北平暗战 金融博弈 (北平 “华北兴业公司” 董事会会议室)
白映雪利用“华北兴业公司”的合法外壳,进行着一场不见硝烟的金融战争。郑泽民倒台后,其派系留下的部分产业和金融关系出现真空,白映雪敏锐地抓住机会,在李瀚文的协助下,开始秘密吸纳和整合。
她并非盲目扩张,而是有针对性地控制了几家与矿产、有色金属、医药原料相关的公司,以及两家位置关键的小型银行。这些产业,要么与白家的金石研究、军工生产密切相关,要么能为其隐秘活动提供资金流转和洗白渠道。
这一举动,自然触及了其他势力的利益,尤其是某些与日伪有牵连的买办资本。一场围绕金融市场、股权、原材料渠道的暗战在北平悄然上演。
对方动用舆论抹黑、恶意做空、甚至武力威胁等手段。白映雪则见招拆招,一方面利用与傅三爷的江湖关系进行反制,另一方面则通过李家等盟友在官面上施压,同时精准释放公司利好消息,稳定股价和市场信心。
李修兰也利用内宅女眷的圈子,巧妙散布对白家有利的言论,打击对手声誉。这场经济领域的博弈,其凶险程度不亚于真刀真枪的战场,白映雪以其过人的商业智慧和政治手腕,艰难地维持着局面,并一点点地将白家的经济触角延伸出去,为家族的未来积累着至关重要的资本。
第四幕 联合出击 初试锋芒 (河北与山西交界 某处山区)
由白家“惊鸿”小队与八路军武工队混编的联合战术小队,迎来了第一次实战检验。根据双方情报网络汇总的信息,他们锁定了一处疑似“海魈”地面情报中转站的地点——一座位于深山、伪装成猎户聚居的寨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