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去哪里了?”
李世民的怒火稍微得到平息。
也还好,方源没有真正一臣二主,否则罪该万死。
但因为此事,李世民却产生了危机感,那就是方源在其他国家的地位。
以方源如今掌握的武器力量来说,如果向其他国家索要异姓王的封赏,可能会有国家同意吧?
“未来岛,一座充满未来的岛屿。”
“我夫君从尚书被变为侍郎后,对官场心灰意冷,找了一座巨大的岛屿。”
“他说,未来哪一天如果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就带着我们隐居未来岛,过太平的日子,创造船厂的初衷就是为了去未来岛。”
杜妙颜带着惆怅的语气说道。
这话半真半假,但主要是让李世民产生危机感。
“他想要离开大唐?!”
李世民突然有种惊慌失措的感觉。
一想到方源要离开大唐,他就感觉自己失去重要的东西。
方源如今所拥有的,是天下所有人都没有的,是一个就大的宝藏。
这么一个好的宝藏恐怕是比秦始皇陵还要珍贵,就这么离开怎么可以?
“想不到吧?我也没想到!”
“所以说,我是为了陛下你着想。”
“我夫君已经对朝廷失望了,如果这一次他取得那么大的功劳还不能得到巨大的封赏,那么他迟早要离开大唐。”
杜妙颜略带嘲讽说道。
相比于方源,她更不想离开大唐。
因为大唐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有亲人朋友等等。
所以杜妙颜希望能够朝廷给方源以一个巨大的保障,无须迁移。
但如果方源铁了心要离开大唐,那么杜妙颜也是会跟方源离开的,毕竟方源是自己最重要的人。
“其他封赏你们可以尽管提......但封王,不行!”
李世民内心深处骇然无比。
无比担心方源离开的同时,还是不同意封王。
因为封王会造成一系列可怕的后果,大唐会出现潜在的危机。
“我的意思已经传达,行不行,陛下自行决定吧。”
“到时候如果我们要迁移离开,请陛下能放我们离开,我不希望我夫君与大唐决裂。”
杜妙颜郑重向李世民行礼,转身离开。
长乐公主看了看李世民,又看了看杜妙颜,也跟着行礼离开。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内心深处宛如翻江倒海一样。
原来,方源迁移研究院不是给他们一个安静和安全的环境,而是想离开。
原来,方源建立船厂,制造钢铁轮船不是为了海上丝绸之路,而是想离开。
原来,方源从尚书降为侍郎的怨气这么大,心里早就想着离开大唐。
......
“老师,老师,妙颜老师!”
“你们不会真的有一天离开大唐吧?”
长乐公主追上杜妙颜,紧张问道。
可以说,杜妙颜是陪着自己长大的。
自己从小到大很多记忆都有杜妙颜的身影。
在目前的人生当中,母后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杜妙颜,然后才是皇帝。
因为皇帝日理万机,虽然很宠爱自己,但十天八天都不一定能见一次面,没有想象般亲切。
“看你父皇选择了。”
杜妙颜没有停下脚步,淡然笑道。
“可是,可是......”
长乐公主追着杜妙颜,很想说可是父皇不会封王的。
异姓王的问题太严重,尽管自己只是个公主,也明白那里面的可怕性。
因为一旦开创了先河,接下来的国公们就会想着封王,功绩到了却不封王的话,他们会有意见的。
“没有可是。”
杜妙颜知道长乐公主想说什么,大步离开。
今日的目的达到了,可以说是完成了第一步,可以进行第二步了。
随着杜妙颜离开皇宫,长安城开始讨论关于方源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封赏。
“海上丝绸之路,绝不比陆地丝绸之路差,必定能和运河一样功在千秋,如此大的功绩,升尚书,封三公,赏良田美宅,绝对没问题吧?”
“我以为升尚书和封三公还是不够,要知道方侍郎本身就是尚书降下去的,且三公都是虚职,封王,封王还差不多。”
“异姓王?别想了,那是不可能的,陛下和朝廷诸公都不会同意有一个异姓王出现。”
“可是,你们不觉得封王才是最合适的吗?要知道,方侍郎不仅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现在的钱庄,红砖、水泥、单车等等,哪一样不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
人们议论纷纷。
一开始只是有个别人提起封王。
后面提到的人多了,并且还觉得理应封王。
消息传得很可怕,几乎整个长安城的人都在议论。
异姓王太少了,大唐开国至今名义上只有一个异姓王。
那还是种种原因之下才封的异姓王,现在已经去世了。
现在再次谈论异姓王的封赏,着实是让人震惊,朝野上下震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