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宗也承认是刑部。
“朕说过,破桉的主官将得到重赏。”
“刘尚书,你有什么想要的,可以说说看。”
李世民轻笑道。
直接让刘政会提意见。
这可是真是重伤,大大给了刘政会选择权。
“陛下,犬子在山东诸县做县令,已经有十余年。”
“臣老了,恐怕时日不多,想年迈膝下能有人陪伴左右。”
刘政会站出来,郑重向李世民行礼,声情并茂说道。
“准了。”
李世民眉头微皱,似乎有点不满。
但沉吟片刻,还是同意刘政会的请求。
“谢陛下!”
刘政会先是一愣,随即激动大谢。
“关于凶手,等裴相醒来再处置。”
“指使他背后的雇主,你一定要拷问出来!”
李世民沉声道。
“那个,陛下,臣想请辞,辞去刑部尚书一职。”
刘政会没有应是,而是略带不舍说道。
“什么?”
李世民诧异,以为自己听错。
就是方源和李道宗两人也是很惊讶看向刘政会。
“臣老了,已经不能再为朝廷效力,做事总感觉力不从心。”
“而且犬子快回来了,臣觉得亏欠他颇多,想往后多陪他。”
刘政会动之以情说道。
“你!”
“你们两个先退下!”
李世民张张嘴,最后是挥退方源两人。
方源和李道宗自然是没有意见,由太监带到一旁偏殿等待。
“政会,为何想要辞退?”
李世民走下龙座,亲切与刘政会说话。
刘政会是辅助他统治大唐的好手,刑部多亏有他掌握。
如今他却想要辞退,这对于朝廷来说,对于刑部来说,都是大大的损失。
“承蒙陛下爱戴,执掌刑部多年不敢怠慢。”
“然人不服老不行,近段时间来总觉得心力交瘁,很多桉件跟不上,担心愧对陛下的期望,特意请辞。”
刘政会眼睛微微湿润,哽咽道。
“忙不过来,就让刑部侍郎多帮忙。”
“刑部需要你,大唐需要你,朕也需要你。”
李世民继续挽留,希望刘政会能留下辅助他。
“谢陛下体恤。”
“请陛下原谅臣去意已决!”
“如果有来世,臣还想为陛下鞍前马后!”
刘政会哽咽着说道。
他得退下,真的退下那种。
如果不退下,儿子可能就回不来。
皇帝虽然同意了,但会有政敌阻止,皇帝则又会有其他考虑。
而他若是退下,那么皇帝就会念旧情,不管政敌如何阻止,皇帝也不为所动。
“好吧,这些年,辛苦你了,你想什么时候辞退?”
李世民叹息一声,没有继续勉强。
退下而已,并不是不会朝廷效命。
只要人不死,有什么事再请教他就行。
“最好能在半年之内。”
刘政会如实说道。
以他的职位,提出辞职后,半年的时间搞定算是快了。
还要交接工作,带一带新人等等,半年时间其实不多。
“行!”
“你有接替你位置的对象吗?”
李世民缓缓点头,习惯性问道。
大臣请辞,朝廷会征求对方的意见。
如果强烈推荐某人接替,对方的资历和能力都符合的话,大概率就是他了。
不过最终决定的是皇帝,皇帝说谁接替就是谁接替,除非皇帝安排的人真的很不堪。
“尚书之位没有,倒是侍郎有个人选。”
刘政会摇摇头,笑道。
“嗯?”
李世民眉头微皱。
尚书之位人选没有,反而刑部侍郎有人选。
这么说,刘政会的意思是尚书之位由现任的刑部侍郎接替?
现任的两位刑部侍郎中,王昭阳就很不错,能力和资历都可以。
但王昭阳出自太原王氏,乃是五姓七望之一,李世民并不怎么想他接替。
估计刘政会也识趣,只是表示有那方面的想法,并没有真正说出,给自己选择。
“长安令方源不错!”
“臣与他共事,觉得是个人才,而且还有能力,可作为刑部侍郎。”
刘政会兑现承诺,现在就举荐方源。
朝廷人才很多,但适合的高层就那么几个。
接替他位置的大概率是刑部侍郎中的一位。
那么就会有一个刑部侍郎的位置空出来,可以由方源接替。
“你对长安令这么大的推崇?!”
李世民有些意外,上下打量着刘政会。
才和方源共事一两天,就知道方源是个人才?
“是啊,不得不佩服。”
刘政会感叹道。
他是真佩服,佩服方源的胆子大。
自然,方源的能力也是可以的,能查到聂隐娘那里去。
“行,朕知道你意思了。”
李世民缓缓点头。
脑海里思索着接替刘政会职位的人选。
没多时,方源和李道宗再次被叫回来。
话题还没有继续,太监王德就匆忙走进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