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
“舅舅,你给我透个底。”
长孙无忌小声说道。
“谁掌握了华夏钱庄,谁就是财神爷,帝国第二富有权势也不为过。”
“这么庞大的一个组织,怎么能给一个毫无根基的年轻人掌控?”
高士廉沉吟片刻,嫌弃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沉声道。
“可这种事,单单靠我们两人肯定无法实现。”
长孙无忌被说得有些心动。
他也是知道华夏钱庄的重要性,甚至想过夺得。
但拥有火铳的方源实力太强,强行抢不来的,也就只能放弃。
“谁说只有我们两人的?”
“只要我们放出风声,很多人会支持我们!”
高士廉冷哼一声道。
他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唐,是为了天下百姓。
到时候,不管是不是自己这一边的同僚,都可能会支持。
肯定很多人都不喜欢方源和李世民两人独享华夏钱庄的好处的。
“这个可能性很大。”
“舅舅真的决定做吗?”
长孙无忌想了想,深以为然点头。
“你不是对方源有意见吗?”
高士廉沉声道。
他就是因为长孙无忌对方源有意见才去户部的。
要不然,他看不上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
“我懂了!”
“我这就进宫,造势!”
长孙无忌点点头,沉声道。
既然决定,那就立即开始。
这事不需要从长计议,只需要大多大臣支持。
很快,长孙无忌进宫面见李世民。
“陛下,有空吗?”
长孙无忌一副要谈很久的样子。
“说说看。”
李世民不是很有空。
但看是长孙无忌,就姑且听听要说什么。
“臣以为华夏钱庄是国家重器,不适合由个人掌管。”
长孙无忌沉声道。
“你来给你舅舅讨个说法?”
李世民眉头皱了皱说道。
高士廉前脚刚走,长孙无忌后脚就来。
这难免不让李世民想到这一点上。
“不是,陛下误会了。”
“舅舅不知道情况,他去华夏钱庄我也是不知道的。”
“但臣突然觉得,华夏钱庄由个人掌管,很容易造成专权的行为。”
“现在方尚书没有异心,但陛下百年之后呢?方尚书百年之后呢?”
长孙无忌沉声道。
“辅机,你是不是想得太远了?”
“朕和方源才三十几岁!”
李世民眉头皱了皱说道。
“国之大事,千年之计。”
“陛下,千年重器,不得不提前考虑啊。”
长孙无忌一脸沉重道。
自古国之大事,都是要考虑良久的。
华夏钱庄和大唐宝钞都是千年大计,理性考虑良久。
“你说得对,但此事得从长计议才行。”
“且现在朝廷的事情太多了,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
这是敷衍长孙无忌的话,但也是有想法以后再考虑。
华夏钱庄是国之重器,掌握在方源的手中他不放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才放心。
“这......臣告退!”
长孙无忌犹豫片刻,行礼后退。
他看得出,李世民是敷衍他的,不打算追究。
这是情理当中的,他并没有感觉特别的意外。
毕竟华夏钱庄是方源创立的,夺去的话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方源没有犯错。
但李世民不好意思,不代表他不好意思,他这次觐见只是开始。
很快,长孙无忌就离开。
同样,他没有返回吏部,而是去了中书省找房玄龄。
“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长孙尚书,何事让你亲自过来啊?”
房玄龄看到长孙无忌亲自过来感到惊讶。
但惊讶归惊讶,他大门敞开,欢迎长孙无忌的到来。
“确实是有事。”
“房相,你对华夏钱庄怎么看?”
长孙无忌颔首,在房玄龄对面坐下。
“新鲜的事物,朝廷的重器,对未来的发展必将很深远。”
房玄龄想了想说道。
钱庄是才出现一两年时间,以前都没有的。
这种新鲜事物应该能够影响很深远,是利国利民的重器。
“既然是重器,为何掌握在方源和皇帝的手中?”
“皇帝几乎不管,就相当于方源一个人控制了华夏钱庄。”
长孙无忌沉声道。
“此言何意?”
房玄龄眉头微皱,不太确定长孙无忌的意思。
“既然是重器,就不应该由一个人掌管,而是由朝廷掌管才对。”
长孙无忌沉声道。
房玄龄明白了,但是他没有说话。
他想过华夏钱庄这么重要的东西应该该朝廷掌管的。
但那是方源搞鼓出来的,方源现在也已经是户部尚书,没必要闹得那么难看。
所以最终就什么都没说,一直到现在长孙无忌提起,又让他再次考虑着这个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