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愈发渴睡。阿荷进来时我正趴在书案上休憩,手边是一幅未临摹完的字。
阿荷叫醒我,靠近耳边小声道:“素青传来消息,明献已经不在安王府了。”
我顿时清醒,问:“去哪了?”
阿荷道:“向东往越州去了。”
“越州?”我隐隐觉得哪里不对,翻出地图,只见戚州、琼州、平州、越州四地自西向东连为一线将怀州与北方割裂开来。
有胤五十余载,北方的世族经太祖收权后便不再干涉朝局。只有太祖亲信十族隐于凝碧山庄,掌控着朝堂之外的势力。而南方以明家为首的世族势力依然强盛,虽然明家在平州的势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可毕竟和怀州相邻的是平州南虞郡,那是夏氏势力范围。琼州斡氏向来狡诈,而戚州却是江家故地,怀州的处境十分不妙。
而胤晟放明献逃往越州似是故意为之,让其连成这一线。
我合上地图,心思沉重,问:“可有外公的下落了?”
阿荷摇头,道:“我们这边能派的人都派出去了,也联系凝碧山庄那边帮忙寻找,可依然毫无线索。”
“这可如何是好?”指尖落在戚州地界,我深蹙起眉,“父亲他到底要做什么?”
“兴许只是如往日一般云游去了,我们寻不见他老人家再正常不过了。”阿荷安慰道。
我摇头,“不会的。若只是外出云游,乐家旁支里的那些人怎么敢闹起来?”我揉着额角,忧心忡忡地叹了一气,“罢了,你且退下吧,我有些累了。”
“是。”
我提笔继续临摹,却心不在此,迟迟未下笔,浓墨滴在宣纸上,渐渐晕开。
身后突然一暖,落入一个坚实的怀抱,温热的掌心覆在手背,他握着我的手,在一团墨迹上几笔勾勒,变成了一幅墨荷图。
我盯着笔下的荷出神。
他松开我的手,在我身侧坐下,半搂着我,问:“心不在焉的,怎么了?”
我放下笔,道:“外公不见了,我找不到他,心里总觉得不安。”
“什么时候的事?”
我摇头,道:“应该是阳山围猎之后。外公他一向爱四处云游,少则数月多则一载,经常寻不到人。可这一次和以前不同。”
“你先不要担心,我帮你找找。”
“嗯。”
他伸手抚平我眉间的皱痕,道:“这两日你总是皱着眉,就是为这事?”
我点点头,犹豫了下,问:“父亲他,近来如何?”
“江大人身体很好。”他道。
“你明知道我不是在问这个。”
“江大人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并无不妥之处。”
“你还是小心一些。”我道。
他却笑,“哪有你这样的。”
我蹙起眉毛,道:“你不要笑。外公这次失踪兴许就和他有关系。”
“为何?”
“母亲临走前留了封信,信上提到一些事情,外公便循着信中的线索去查,之后就没了音讯。而且当初为母亲做完法事,整理母亲遗物的时候,夏苓十分殷勤,对我母亲留下的那些信很感兴趣,我想信中肯定写了什么对他们不利的事。否则他们不会对我母亲的事那么上心。”
他凝目望着窗外,似在回忆什么,道:“你说的夏苓就是江夫人?南虞郡的夏家。”
“嗯。”听到江夫人几个字,心里顿时有些难受,我只闷声应了一声。
“这两年夏家势头正盛,颇得圣心。”
我道:“他们和明家似有来往,你更得小心了。”
他微笑着揉了揉我的发,道:“无妨,不必担心。”
“嗯。”
他垂眸看我,道:“你好像没那么担心我?”
“我只担心我外公,乐家本就已不如从前,又被南方世族孤立,处境堪忧,我外公在这时候失踪,总是有蹊跷。而你,正得父皇重用,又有那么多大臣拥护你,哪里还用我担心?”
“谁说不用?”他低头抵着我的额头,我偏过脸躲过,靠在他肩上打了个困意十足的哈切。
“倦了?”
“嗯,春困秋乏,这两日总是疲倦。”
“这才刚入秋。”他笑道,“罢了,歇息一会吧。”
“嗯。”
我侧躺在榻上,拥着薄被,合眼小憩。
一会儿,又睁开眼,见胤晟靠在一侧,正批着折子。
“父皇的身体如何了?”我问。
“最近犯了头疾,较之前严重许多,无法处理国事,便由我代理了。”他倒是不避讳,直接告诉我。
“哦。”
父皇这几年头疾愈发严重,曾有一次因头疼难忍险些杀了近侍,后来身边除了一直跟随的吴公公,就在没有其他人侍候。
“阿晟,父皇他很好,起码待我还是不错的。”我道。
他脸色黯了黯,道:“我知道。”
我默默叹息,半张脸埋在被子里,小心地看着他。他似有所觉察,垂首看着我,微勾了勾嘴角,道:“别总想那些有的没的,快睡吧,我守着你。”
“嗯。”我合上眼,又睁开,道:“晚膳时候记得叫醒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