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的文章,仿佛狠狠的打了赵桓一巴掌。
抽掉了赵桓浑身的力气,无力的把报纸扔到一边。
他太低估了大宋靖康之后的变化。
连这么重要的喉舌,也从未掌握在自己手中。
还想着压制李敬,让大宋权柄再次云集在自己手上,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上皇,妾身请上皇安。”
郑怜玉走了以后,赵桓也不知道在垂拱殿坐了多久。
勐然发现走进来的是朱慎妃,朱璇。
每次看到这张脸,他就想起在遭受金人的屈辱。
回到大宋以后,表面不露声色。
其实赵桓一次都没有主动找过朱璇。
从玉门关外翘首以盼,到逐渐心如死灰,朱璇知道赵桓嫌弃自己身子脏了。
回归大宋的赵桓,已经不是昔日金国需要自己安慰的阶下囚徒。
连儿子赵谨也因此不受赵桓待见。
“慎妃来了!”
都说一夜夫妻百夜恩,朱璇比朱琏更早进入太子府。
尽管之前来见赵桓就有心里准备,可听到世间最冷漠的声音,还是冷的朱璇打了一个寒颤。
“妾身想辞位,最后一次恳求陛下,想让上皇给谨儿封王,分封海外,上皇不喜我等母子,妾身愿意陪着瑾儿前往海外封地!”
昔日找赵佶出面,跟赵柔嘉争夺皇位。
朱璇失去了堂妹跟自己十余年的姐妹感情。
眼下朱琏看着她们母子,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完全没有昔日找她商量,等赵柔嘉做腻了皇位,传位赵瑾的语气。
连很多朝臣,见到她,也如躲瘟神一样。
让朱琏浑身涌起无力感。
赵桓的回归,让她看到希望,却更绝望。
冷漠的赵桓,让她只想躲的远远的,把赵谨也带走,不要卷入赵桓身边这无妄之灾中。
“英国公赵楒都还未封王,瑾儿封王急了点吧,等他长大以后再说,至于你辞位,朕不允!”
在赵桓看来,朱慎妃放出皇宫,有害无益。
她的颜色尽管不如朱琏,可两姐妹有三分相似,哪怕北狩历经屈辱,也在她脸上没有看出风尘。
若是放出宫去,去了西洋,她不顾廉耻找个藩属国主嫁了?
赵桓都不知道自己会会怒火攻心。
不止是朱璇,会宁府被李敬救回来的太子夫人,回国后他一个都没碰过了。
他却没有轻易的嫡贬她们。
如同赵瑾的存在,是对赵柔嘉一种天然的钳制。
他现在还不想丢了这把利刃。
“谢上皇!只要上皇心有谨儿,妾身就知足了!”
朱璇悔死了,她万万没想到,赵桓回到大宋,会跟北狩时候判若两人。
帝王妃子,失去了恩宠,什么都不是。
倒是朱琏,李敬,行事方寸有度,临海居处处都透出浓浓的人情味。
她给赵桓施了一礼,出去就去找来京城看科考的儿子去了。
她下定了决心。
回登州,好好给朱琏和赵柔嘉认错,道歉。
让赵谨给她们母女承诺,永远不染指帝位。
汴梁的皇宫,不止是朱璇觉得冷。
赵桓自己也觉得冷的吓人。
倒是临海居一片其乐融融。
一个个昨夜的牛肉火锅没有吃过瘾。
中午又跑来临海居,瓜分水师从靖康大陆那边一路卤煮回来的牛肉。
“太后,去年的太学生,有人提议朝廷增设一部,畜部,引导和督促地方,饲养各类牛羊,家禽,尤其是我大宋东北,正北疆域都有大量的牧场,微臣观辽东建立了很多羊毛彷制成线,做毛毡,做妮子,处理皮革的工坊,章丘李家甚至开设了奶粉厂,让牧民收集牛奶,羊奶制作奶粉售卖。微臣觉得,增设一部有些夸张,倒是三司多一个畜桉,合适!”
黄灿也喜欢吃肉。
不管是牛肉,羊肉,猪肉,鱼肉他都觉得香。
冀北到辽东,辽东沿着辽河平原向北,到处都在分段构筑铁路。
登州出产的柴油机,做成了拖拉机,也在辽东试验大面积耕地,拉运货物。
依托铁路和公路,黄灿觉得畜牧业大有可为。
“黄卿家所言有理,大宋光是我等百官吃上肉,不算是盛世,若是百姓也能家家户户顿顿有肉,那才是肉眼可见的治国成就!”
本来准备答应黄灿的请求,又看了一眼李敬,朱琏连忙把话止住。
“畜部是迟早要设立的,鼓励百姓养牛,养羊,各种牲畜,要选育优良品种,让各地稳定生产,还要培养兽医,监控牲畜生长情况,不要让病害牲畜混上了餐桌。除了这些,还要让人去研究人工养殖鱼类,水师目前在江河湖海的捕鱼量很大,随着船只增多,人口增长,一旦过度捕捞,到时候市场上不够了,麻烦会随之而来。”
其实大宋目前水师航行的地方,好多都是天然的渔场。
捕捉的鱼都不值钱。
养鱼并不划算。
当前最大的矛盾是远航的船只,不能把鲜活的鱼带回来,路上就死掉,烂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