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近千亩的麦田,容昱说不后悔是假的,可他一没有公子无夏的身份地位,二没有他的魄力,他跟着梁国小儿种小麦,种了近万亩,边邑真正成了他名副其实的采邑。
“听说你找了燕公子祈?”容昱突然问道。
姜美初点头,“嗯。”
“买牛马?”
姜美初立起身,把玩着手中的麦穗:“不仅如此,还买了他们的冬小麦种子。”
“冬……冬天还能种小麦?”
姜美初微笑说道:“我还想种稻呢?”
“楚国的稻?”
姜美初笑道:“开玩笑的,这边的气候不适合种稻,为了不浪废土地,让土地空置,只能尽量种两季麦子。”
容昱皱眉,“算起来,一年不能种两季麦子啊。”
姜美初说道:“现在可能只能两年种三季,等我们有充分的种子后,就能一年种两季了。”
“冬季这么冷,麦子能挺过去吗?”容昱想象不出来。
姜美初笑了,“冬小麦比春小麦更好吃。”
“不懂!”
“我跟你也说不清,反正你知道冬小麦更好吃就对了。”因为冬小麦小麦幼苗需要经过一个寒化期来调整某些酶的合成,等麦成熟后,会让口感更好。
“哦!”容昱很动心,他也想种,“那燕人的种子并不多啊,你能种多少?”
“是不多,我准备今年种上的冬小麦来年全部做种子,然后让边邑的人都能种上。”
“太好了。”听说明年有种子,容昱高兴极了。
姜美初挑眉,“容庶士,别高兴的太早啊,这种子可都要花币买的。”
“诺,诺,我当然知道。”容昱笑道:“就算这样,禾庶士没有一个人独吞,也是高风亮节了!”
“哈哈……”姜美初大笑,“我可并不是什么高风亮节,只有大家都好了,经济发展更繁荣了,我们才能赚得更多。”
容昱思索一下点点头,“好像是。”
“不是好像,而是肯定。”
和姜美初辞别后,容昱回到了府里见了他的祖父,把手里的一把小麦穗给递给了他。
容季拿着小麦穗闻了又闻,“好清香的味道,一定很好吃!”
“祖父,那梁国小儿说,冬小麦比春小麦还要好吃。”
“不怕冻死?”
“燕国有种,但我着人打听了,产量并不高,为了买铁制,燕人拿了精贵的冬小麦过来交换,公子无夏把为数不多的冬小麦种子都让给了梁国小儿。”
容季叹了口气:“可能公子考虑更多的是小儿会种吧。”
“也许是这样。”
“怪不怪祖父?”
容昱摇头:“祖父,你身上担着整个家族,那梁国小儿孤身一人,就算是失败也败得起,但我们败不起。”
容季听到孙儿的安慰,露出愧色:“是祖父老了,太保守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你决策,祖父绝不拦你。”
“祖父?”容季大惊,这明里暗里,是把当家权给自己了呀,连忙跪下,“多谢祖父,孙儿一定尽力为家族尽心尽力。”
“祖父相信你,起来吧。”
“诺,祖父。”
容季又说道:“我听外面的人说,公子要卖兵器给燕人?”
“孙儿也听说了,祖父你觉得妥吗?”
容季捋须沉思良久:“也许时代变了。”
“祖父?”容昱大惊。
容季道:“南方,楚人和周天子战平,平分秋色,竟默认了楚蛮子称王,这本身就是乱像。”
“祖父,那我们该当如何?”
容季继续说道:“如果公子的铁器、盐制、小麦这些关系到民生的事都起来了,边邑的城墙往外扩充,那么边邑就成了大邑,晋国怕就是他的时代了,以后被派出去会盟的怕就是他了。”
容昱担心的问:“祖父,可是邢夫人一直在晋候跟前吹枕头风,太子会有机会吗?”
容季冷哼:“女人只会乱国,太子就会更有机会。”容季端着一张老脸低沉说道。
“祖父的意思……”
“以后唯太子是瞻。”
“诺,祖父。”
把燕公子祈送到驿馆后,公子无夏让里二把马车驱往禾宅,里二瘪了一下嘴,“公子,许美姬她不在宅子里。”
抬眸。
里二连忙回道:“这段时间,许美姬等人一直住在城外。”
“有多少军卒守在北山?”
“禀公子,听崔大夫说,有近五千卒。”
公子无夏点点头,“我到城外军营走走。”
“公子……”里二抬头看天色,意思是天马上就黑了,城门就要关了。
“无防,可以住在军营里。”
“诺,公子!”里二无奈,只得让驭车夫把马车驶向城外。
公子无夏到农舍时,姜美初等人正准备吃晚饭。
“咦,公子你怎么来了?”
“难道我不能来?”
“当然能来!”姜美初龇牙一笑。
这半年以来,为了铁制品,小麦,安排流浪人口,两个人都忙,少了很多儿女情长,有时是真忙,有时是姜美初避开了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