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思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可以说是完美的。
这并不像是单纯地让军队转换成铁道兵或建设兵团,更像是通过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创造劳动岗位,让人们有饭吃,有活干。
先搞基建,等地基打牢了,军队再正式扩张。
而达克乌斯,已经给这个计划取好了名字,第一个五年计划!
核心内容很明确。
先解决工具和建设设备的问题,标准化生产工具与建筑材料,确保施工效率。展开大规模基础建设,改造纳迦隆德及其他主要城市,并在纳迦隆德北部修建大片营房和训练场,重整军队。
当完工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了。
转向铁路建设,打造高效的运输网络。铁路铺设完毕,真正的、全新的战争机器,启动!
当这些环节全部完成,杜鲁奇的战争形态将迎来彻底的变革,虽然还在用冷兵器作战就是了……
“如果真能实现这一点……战争将彻底被改写。”
卡拉希尔目光闪烁,喃喃自语。他从劳伦洛伦出来时,从未想过会在这里听到如此惊人的计划。这不仅仅是军事扩张,而是一场颠覆性的社会变革,是对战争规则的重塑。
工业化战争。
批量化军队。
流水线式的征服。
这些概念在他的脑海中轰然炸响,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下内心翻涌的情绪,然后转头看向埃斯特尔,玛瑞斯特女王的代理人。
埃斯特尔的脸色波澜不惊,保持着代理人惯有的冷静与优雅,然而,她微微收紧的手指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如果说卡拉希尔的恐惧来源于对未知的敬畏,那么埃斯特尔的恐惧则更加深层。
她看到了艾尼尔与杜鲁奇未来的巨大差距,如果这一切真的实现,那么艾尼尔该如何应对?艾尼尔的相关体系在塔尔·利塔内尔,在瀑布后面,那里的瓦尔祭司们依旧抱着古老的铁匠工坊,打造着一柄一柄精致的剑,而杜鲁奇已经开始批量化生产战争,制造一整套屠杀世界的体系。
她沉默地看着达克乌斯,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这个男人的可怕之处。
贝尔-艾霍尔的神情则更加复杂,他的嘴唇微微翕动,像是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了。他越是深入杜鲁奇的社会,就越是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恐惧。没有实景,一点也没有,但他从达克乌斯的话语中看到了恐怖,杜鲁奇正在建立一个庞大、冷酷且充满秩序的新体系,一个阿苏尔们根本无法建立的新体系。
在阿苏尔的世界里,一切都依赖传统与个人的技艺,而在这里,一切都被拆解成了精确的流程,每个齿轮都被严格计算,每个个体都被规划进更大的机器里运转。
杜鲁奇正在用一种彻底不同的方式,去塑造一个属于他们的未来,一个充满秩序、效率和无可撼动的力量的未来。
“如果这一切实现了,杜鲁奇将变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
这不是夸张的假设,而是残酷的现实。
而贝尔-艾霍尔,作为一个阿苏尔,正亲眼见证这一切的发生。
“工人待遇和管理,也要标准化。”
达克乌斯说完这句话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系统性工程。
工人待遇的制定,不仅仅关乎生产效率,还涉及社会稳定、阶级流动、军队士气等多个层面,一个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动摇整个杜鲁奇社会的根基。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该由谁来负责这件事,又该如何制定合适的政策。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开放后,南方某纺织厂的女工加班加点一个月能挣1400元,而那个时候京城的人均工资才200多出头。有些女工干了几年,把攒下来的钱带回老家,直接买了一套房子,过上了回家养老的生活。
杜鲁奇社会,绝不能这样搞,这么搞非常容易出问题,
如果普通工人的收入远超军队,那么谁还愿意去当士兵?还当个球的士兵,当工人不香吗?
杜鲁奇是先军社会,军队永远是统治阶级的根本,士兵的地位必须高于普通工人,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但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待遇也不能过低,否则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转就会陷入瘫痪。这是一场精细的平衡游戏,如何在确保生产效率的同时,维持军队的优越性?
这件事,必须慎之又慎。
不仅如此,南北的经济差异、物价体系、劳动力结构等问题,也必须纳入考量。等到君临奥苏安后,南北杜鲁奇来个对账,纳迦罗斯的杜鲁奇们听完恐怕会直接裂开。
“大家都在流血流汗,怎么就差了这么多?这合理吗?”
所以,他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确保杜鲁奇工业体系能够健康发展,而不会因为待遇分配不均而引发社会矛盾。
在待遇方面,他准备设立最低工资标准,参考『公平劳动标准法』。这项法律是1938年由罗斯福政府通过的劳工法案,目的是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减少资本剥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