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重要的分派会议开启前,就滋生了大量的幕后交易,合纵连横。
然后就是摊派,起码的公允有,可彼此之间的权益差距其实仍旧是很大,有的人可以呼风唤雨,有些则如肥猪般任人宰割。
若非有着大势的压力从而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整个避难计划恐怕在起草期间就会谈崩。
大计划总算是敲定并开始运转了,但祸根也就此埋下。
在项目的具体操作中,出现了许多损公肥私、瞒报等等问题。
最后的结果,最大也最高规格的新伦敦的确建成了,但具体的情况与计划相去甚远。
人口超编,以粮食为主的物资储备则没有储备足够。
当这些重要数据罗列出来时,次级城市,又或者说卫星城市已经在建设了。
这些都是当初的政-治许诺,以此来激励人们建造新伦敦。
“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打造新伦敦,以及次级城市,请大家努力,为了你们自己,也为了你们的亲人。”
这是权贵们最常说的,对技术人员以及业务精通的工人,都这么说。
新伦敦确实建成了,可权贵们却想要更多。他们没有兑现承诺,而是更多的索取,他们对人们说:“物资人员仍旧在源源不断的抵达,有他们帮忙,你们的避难所是可以在期限内竣工的,你们需要的物资也会凑够的。”
而实际上这不是真相。
权贵们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想要做的就是占有更多,更多的自己人,更多的物资储存,更多的力量,更大的影响力。
而极寒危机已经发生,物资运送越来越艰难,耗损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讨价还价的行列,从船长到船员,从工程师到工人,从军官到士兵。
明确的说法已经不足以安抚他们,他们要看得见摸得着的进度。
如果还不能得到,他们为什么还要拼死拼活的干活?
借用某技术工的日记中的描述:“上帝,看看我错过了什么?我挚爱的妻子和儿子,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我没能陪在他们身边,我在为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忙碌,现在他们死了,我的努力意义何在?”
如果仅是这样,还不至于一下子崩坏。
崩坏的开始,源于新伦敦并非美好的秩序之地,而是继承了贪污腐化、以权谋私,或者说,各种恶行比过去还要疯狂。
这其实是凯恩对西方人最为诟病的地方。
用某美剧迷的描述:美剧看多了,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美剧,都在反复描述一个状况,就是角色们自以为是,各有各的诉求,不忍耐、不妥协、不能受委屈、为了自己的道理,多年的友情、亲情、爱情,都可以是个屁。
自由、个人至上。
不自由,毋宁死!
西方白人还真就能干的出来,并且绝对不在少数。
就在那些日记中,凯恩就见到了大量关于加班的抱怨,一天工作12小时,苦啊,委屈啊!
凯恩都看的有些时间错乱了。现在是1887年,传说中血汗工厂的年代吧?劳累死不是常态吗?原来这个时期的技术工就已经开始‘傲娇’了吗?
可现在是末世环境吧?加个班怎么啦?是不爽,却也不至于要死要活吧?
难怪在很多西方人眼中,东方人就是人形的大牲口。是几千年的传承,让东方人在这方面的底线压的过低,所以感觉不到了吗?
人生怎能不努力?勤劳是美德啊。你们这么装比,是在给懒惰找合理的理由吧?换个说法,这大约就是掠夺文明的人性根源,自由自在,缺啥就去抢……
凯恩没有太多的同情被权贵们忽悠了,最后又掠夺了的人们,他觉得从上到下都是王八蛋,各是各的贱格。
新利物浦的崩塌,表面上看是霍普港封闭后,那里的人被分配来新利物浦就食,而新利物浦的物资又遭到了新伦多的剥削,人们在绝望下爆发,破坏了设施,也让城市的运转彻底停止,加速灭亡,最终就基本都死了。
可深层次的,凯恩觉得就是人不行,换成东方人,必然能玩出更多内容,比如强化煤炭开采,将霍普港的船只运转起来,去捕捞。
并且由于格陵兰岛东海岸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海狮、海象、海鸟……这个时期不似本源世界21世纪,海洋都被捞空了,野生动物也差不多捕绝了,这个时期野生物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怎么也要挣扎一下。
结果就乱了,就绝望了,也没人振臂高呼、带领众人去新伦敦闹,而是在一系列狗血的恩怨情仇中破坏以及耗尽了最后的给养,再也没有了操作的可行性。
凯恩也不晓得这些人都把智商点加在了哪里。
“好了,嘲笑别人是人类的劣根性,这一轮秀自我优越感可以结束了。从此以后,这里就归我了,不叫利物浦,而叫深冬城。”
这个世界的超凡者们在大掠世界之后,闭关锁国过他们的高端日子,如今又玩出戴森球般笼罩全球,截夺阳光的手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