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这个礼拜天,下午四点不到,王建东从陆家嘴轮渡站出来。因为不是一天中轮渡的高峰期,进进出出的人不是特别多。
远远看到胡晓辉站在出口对面,正朝着自己招手。
王建东把肩上的书包取下来提在手里,赶紧过去。
“等多久了?”王建东笑着看胡晓辉。
“还好,没有多久。”胡晓辉挽住王建东胳膊,俩人一路往家的方向走。她笑着问:“你现在英语的水平怎样了?”
也是后来王建东才知道,这一次单位总师之所以点名让自己去香港参加行业大会,也就是自己最终能够胜出的原因,在于两个因素,一是年轻,一是英语成绩。
年轻当然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单位里比他年轻的多了去了。
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英语成绩的表现不错。单位里的想法,让他到时候可以在这一方面多发挥一些作用。到底是和老外打交道的嘛。
但是这次参加的到底是专业性世界性的行业大会,对于桥梁建设、甚至是大建筑行业的专有名词,一些先进的前沿技术的翻译,还有外交礼仪-----,等等,都是又较高要求的。
单位后来和同济大学联系,刚好有相类似的培训班。
于是王建东就插班进去强化学习了五天。这五天都是封闭式的训练。
“很有用。以前口语是我的短板。至少现在感觉能大声开口说话了。”
王建东转头看向胡晓辉,笑道:“要不要我现在说几句,你指正指正?
胡晓辉站定,笑着看王建东。
YangpuBridgetowersanddoublecablepositebeamcable-stayedbridge.Wassimilartoaninverted“Y“-shapedmainbridgetower208metershigh,ComradeDengXiaopingisspeciallydesignedfortheYangpuBridge,wrotethenameofthebridgemountedonthemaintowerTriangleregion.YangpuBridge,adoptedbythedesigncapacityof45,000vehiclesfromtheriversurfacefor48metres,10,000-tonbridgemaysmoothovertheship.
---------
随口就是一大段。
有一部分胡晓辉听懂了,但是更多的,王建东到底说了什么,胡晓辉一头雾水。说实话,要说是纸上的英文,她自信或许还能看个大致,但是要说口语,显然就差得远了。
另外,隔行如隔山,对一些建筑上专有的用语不懂也很正常的。
只是,本意让你说几句而已,张口就是这么长篇大论?你要炫耀,竟然还炫耀到我这里来了?
她白了王建东一眼,然后自顾自往前走。她知道,某人肯定会马上跟上来的。让你得意?!
一阵风刮过。
已过立冬,天气明显的冷了。黄浦江吹过来的风,吹在脸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寒意意。
两人继续往前走不远,王建东往左边观望了好几次。
左边沿黄浦江不远,就是大姐工作的纺织厂。
“想大姐了吧。”胡晓辉笑了笑,说道,“放心,大姐今朝白班。今晚上我们全家人都给你庆祝的。”
王建东想了想,还是说道:“我这次还带回来一张报纸,上面有一则新闻,你先看看。”
话说完,王建东大手里提着的书包打开,掏出来一张仔细折好的报纸来。
胡晓辉觉得奇怪。
等打开来报纸,这事一张11月6日的《新民晚报》。
“你看看头版头条的新闻------,”王建东在一旁说道。
“头版头条?”胡晓辉把报纸打开来,头条的新闻:民航能不能招空嫂------关于中年妇女就业新课题的讨论》。
空嫂------?中年妇女就业新课题?胡晓辉有些狐疑地看向王建东。
王建东点点头。
胡晓辉再往下看。这篇报道的主要意思,说的是:
上海有家航空公司,打算改一改多年的老规矩,把招收空姐的年龄从25岁以下提高到35----40岁以下。这一改变因关系到我国对外“窗口”的形象而显得有些举足轻重,并由此引发了不少有意思的一轮和话题。
------------
等全部看完,胡晓辉还是没有明白王建东让自己看这篇报道的原因。她问:“你想说什么?”
王建东想了想,说道:“这篇报道是谢雨生专门打电话给我,我才去学校找了一张回来的。”
“和我们有关系?”胡晓辉马上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