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自然知晓李承乾为何如此,可如此胆怯示弱之事他不屑去做。
感动的看了李承乾一眼,摆手道:“勿需捉拿抄家,派人监管即可。
即便朕有何事,也与他人无关。
太子,你可记住了。”
李承乾闻言抬起头,看着李世民说道:“儿臣遵旨。”
说完,看了眼一脸了然得意的李渊。
继续说道:“不知太上皇可曾研习《孙子兵法》?”
李渊不屑于回答李承乾,傲慢的将头转向一边。
“呵呵~”
李承乾冷笑两声并未在意。
自顾自的嘀咕道:“《孙子兵法》有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你……”
李渊闻言愤怒的转过头,颤抖着手指着李承乾。
瞪着李世民训斥道:“二郎,你便是如此教导的太子的?”
李世民眼神茫然的看着李渊,似乎并不知晓他在说什么。
李渊眼见李世民装傻,愤怒的挥了下袖袍,怒气冲冲的走到一边。
他如今觉得自己前世一定欠了李世民一家,他们今世都是来向他讨债的。
李成建叹了口气,上前说道:“高明,不可对你皇祖父无礼。”
“喏,高明知错。”李承乾拱手回道。
对于李建成,他并无恶意。
这是一个在正史上,被诋毁严重的太子。
在大唐创立之初,李建成的确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
也并非史料记载那般残暴不仁。
他所欠缺的,便是遇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若是他先动手,李世民能否坐上皇帝之位犹未可知。
不过以他的性子杀弟继位,大唐一定不会如同今日这般安稳。
他最适合的,便是当一个可以随时谏言的闲散王爷。
李建成闻言欣慰的点点头。
在李承乾身上,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样子。
他不希望大唐下一任皇帝,依旧如同李世民一般狠辣。
看着李承乾,李建成笑道:“替我照看好你伯母和妹妹。
大伯不想在地府看见她们。”
李承乾愣了下,拱手道:“大伯放心,高明定不会让大伯失望。
大伯今日若有闲暇,不妨去看看伯母。
若无大伯开解,伯母未必肯听高明劝告。”
“哈哈哈~”
李建成悲声大笑几声,摇头说道:“我对不起她,不见也罢。
今日发生之事,必然会传到她耳朵里。
你只需告诉她,此事乃是我吩咐的即可。”
“喏。”李承乾也不多劝,拱手应道。
李建成见状拍了拍李承乾,说道:“交给你我放心。
若是交给你父皇,大伯担心落得四弟的下场。”
“呵呵~”
李承乾干笑两声,实在不知如何回答。
偷偷瞥了李世民一眼,果然见其面色羞怒。
“哼!”
李元吉朝着李世民冷哼一声。
上前说道:“大哥,既然你不愿去见大嫂侄女,我们这便走吧。”
李建成点点头,看向李渊问道:“父皇以为如何?”
李渊余怒未消,瞪了李承乾一眼。
挥手道:“走吧。
朕倒想看看,到了你母后面前,他还有何话好说。”
李世民闻言苦笑了下,感觉嫡亲家人似乎都在怨恨自己。
若是到了地府,窦皇后和李秀宁也是如此,李世民不知自己是否还有家人。
泾河龙王眼见李世民几人行来,上前说道:“唐皇,与老龙去阎君面前分辨一二吧。”
李世民点点头,欣然应允。
泾河龙王见状不再多言,驾起云头带着李世民一行并一众小鬼,缥缈而去。
一路上李世民好奇的看着云下光景,只可惜如今乃是深夜,只能在临近州城时看见隐约光点。
未行多时,泾河龙王便将云头降在一处荒郊野岭之间。
不待李世民仔细观看,林荫深处走出一人,高声大喊道:“大唐皇帝,往这里来!”
李世民闻言抬头望去。
只见来人头戴乌纱腰围犀角,脚踏一双粉底靴,手里拿着一本生死簿。
眼见李世民看来,大礼跪拜连声说道:“陛下前来,臣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你是何人?所为何事?”
来人抬起头,看着李世民回道:“微臣崔珏,曾在大唐为官。
几日前见到泾河龙王在森罗殿上,状告陛下许救反诛之事。
第一殿秦广王闻知,使鬼差请陛下前来欲要三曹对案。
臣知此事,便来此间恭候陛下。
本以为陛下还需时日才会前来,不想今日便已到此。”
李世民盯着崔珏,好奇的问道:“你如今在地府为官?”
崔珏脸上闪过一丝得意,拱手道:“回陛下,微臣如今在阴司受阎君栽培,得受酆都掌案判官。”
崔珏适才脸上的得色,被敏锐的李世民一眼捕捉到。
如今再看崔珏,已不似刚才那般亲切。
想来今日一切都是佛教提前安排好的。
崔珏来此未必是真心迎接自己,更多的怕是为了引自己游地府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