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王五(脸色漆黑):有感觉到自己被冒犯。
“嘶,呼~”
深吸一口气,缓缓将其吐出。
王五吐气的力度很大,仿佛是要将刚才的丢人行为,随着二氧化碳一起吐出体外。
一口气吐完,王五脸上的燥热已然消散大半,表情重归正常。
当然,那块红肿的脸颊还是顽强地,随着王五的动作抖来抖去。
“哗。”
手掌抬起,浮现出一层生机勃勃的绿焰。
王五木着一张脸,竭尽全力地摆出“我没得感情”的表情,抬起手掌,把它放到了红肿的脸颊上。
“嘶啦~”
在绿焰接触到红肿部位后,猛地爆发出一阵类似烧红的烙铁放水里的“嘶啦”刺耳声。
更夸张的是,那块被手掌覆盖的红肿区域直接冒出一小团绿色烟雾。
这种治疗方法,光听声音就知道不靠谱了。
“嘶~”
在绿烟出现的同时,王五也张嘴嘶了口冷气,左侧的腮帮子狠狠地一抖。
一层连着一茬红肉的红肿皮肤应声脱落,露出下方的完好皮肤。
旁白(目瞪狗呆):我的妈耶,王五,你这根本就不是治疗。
你这明明就是在用绿焰催化局部的新陈代谢,让红肿部位坏死(不是全部,只是和脸颊相连的那一层)掉落。
然后,你再弄出一层新肉取代红肿部位脱落的脸颊凹陷。
那道诡异的绿烟就是因为局部新陈代谢被催化过度,产生的。
嘶,完全可以这么说,这就是硬生生靠生命力堆出一个“治疗现象”!
对生命力来说,这是堪称惊人的浪费。
旁白(目光深邃):嗯,真该说,不愧是沙雕,就连治疗的思路,都和我们不一样吗?
“呼,呼呼。”
不过,王五本人并不在乎,也可能是他已经习惯了旁白的嘲笑。
在鼓起腮帮子,换着花样,或是短促,或是悠长地吹了几口气,嘴巴却没有出现漏气现象后。
“哼。”
伸手摸着顺滑的皮肤,看着地面反射中的“帅气”脸庞。
王五满意地点了点头,骚包张开左手用力一握,一团绿焰炸开,点点绿光一闪而逝,直接消散在空气中。
“呸,啪啪。”
解决完脸颊的红肿,王五二话不说,直接低头朝着掌心呸了口唾沫,双手用力搓了搓,搓得掌心发红。
左臂平举,横在胸前,王五抿着嘴,举起左手,狠狠地一拍。
“啪!”
一道清脆的响声响起,王五的左臂猛地一沉,一道残缺,只有半截五指+掌心的红色巴掌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浮现。
“嘶~”
麻木消散,疼痛涌来。
一直盯着巴掌印看,看它慢慢形成的王五,整张脸一皱,张嘴狠狠嘶了口冷气,一两滴冷汗自鬓角冒出。
也许是怕跟上次一样做了徒劳功,王五这次咬着牙,强忍着疼痛,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臂。
旁白(小声):若不是还想着实验重要,失败一次就要重来,王五恐怕早就痛得原地打滚了吧?
王五(恼羞成怒):你给我闭嘴!
“嘶。”
随着巴掌印渐渐清晰,疼痛感源源不断地袭来。
王五一边小口嘶着冷气,一边整张脸皱得一团,那些挤出的褶子就快赶上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了。
“嘶呼~”
当然,王五的疼也没白忍。
只见,在王五的注视下,那印着五根半截手指和掌心巴掌印浮现。
在王五的控制下,投影的自愈力这个因素被压到最低,巴掌印能够长久地保存。
呼气实验的材料已经具备,王五松了口气,下意识地张嘴吐了出去,还正好呼到面前的手臂上。
“呼~”
吐完这口气,王五才“啊”了一声,惊觉道:
“完了,又得重新开始。”
旁白(捻须):可能有人要问,这不过是呼口气,为什么要说重新开始?
嗯,大家初中都学过对照实验,知道啥叫单一对照原则吧?
王五本来的计划呢,是想把巴掌印分成手指、掌心,以及整体三组。
先是让外部因素(自愈力)保持一致,然后分别堆指印、掌心印吹气,观察二者的消散速度。
观察“吹气修复跌打伤”,究竟是看吹气的幅度,还是看伤势的程度?
(手指的接触面积小于掌心,同样的力度,留下的指印要比掌心印更深一点,更清晰一点。
不怕疼的话,自己扇自己手臂一巴掌,看看就知道了)
最后再把二者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吹气实验。
对比三者的恢复速度,看看伤势面积和恢复速度有没有必要的关联。
是不是伤势面积越小,恢复速度就越快?
(其实呢,手指和掌心的对照实验也能看出来这种现象,只是不如直接吹整体来的明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