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在科幻电影中还有一种文化符号的演化。在古代,人类使用冷兵器作为主要的武器,例如剑、刀、弓箭等等。这些武器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例如剑在欧洲中世纪被认为是骑士精神的象征,而中国的长剑则被视为儒家文化的代表。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再依赖冷兵器作为主要武器,但是这些武器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人类历史、传统和文化。在科幻电影中,通过使用冷兵器来展现未来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体现出对传统和文化的尊重和保护。
第五,短兵器能够被赋予神话色彩,而不少科幻电影是喜欢融合神话色彩的。
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北欧神话、东方神话、中华神话等等,其中的经典色彩会在许多科幻作品、科幻电影中被展现,而在各神话时代,只有短兵器,没有热兵器。因此,科幻电影里有用短兵器这个设定。
另外,为什么到最后都是主角和boss单挑?
不只是科幻:无论是战争、奇幻、还有其他有动作的电影,到了最后很多时候都会贴身肉搏。理由很简单:因为肉搏能回到人物本身。无论电影的世界观多宏大、设定多复杂,故事始终是以人物开始的。我们是透过主角去体验故事里的世界:ta是我们的切口。一般大制作的高潮戏都会看到千军万马的场面,可是你想想:场景越大,人越小。通常,这种场面都会用枪、弓箭、大炮,等远程武器去把它撑起来。所以,对手是很远的。而且人很多,很杂乱。需要把这样的场面表现出来,需要的是全景。所以一般高潮戏的结构是:从最广的视角开始展现大场面(当然,会时不时切到主角们的镜头,可是主要看到的还是大场面),到了最后,会用近身肉搏的方式把焦点再次回到主角身上。而拍肉搏战的方式,肯定是近距离的,让观众能贴近人物。在某些电影里,还能把大场面的A故事线,和主角的个人B故事线,汇聚到高潮戏的一个点上:《星球大战》就利用上面的贴身动作场面,带出主角的个人故事。以我看来,能把A、B故事线结合的高潮是最好的铺排。
所以很多看似不合理的设定,都会堂而皇之的出现,而且观众也乐于接受。
同理,永恒也是如此。
他倒不是不爱看‘战争片’。
不过他的爱好是更加关注那一个个个体……挺有意思的,作为宇宙至高至大的代表,他却专注于渺小的个体的恩怨情仇!
所以他不允许有人破坏这最后一幕。
托尔和格尔两人谁胜谁负,他不知道,或者说,他控制了自己不‘快进’或者‘拉进度条’,其他更加不允许了!
事实上在他们进入这里之后。
生命法庭就对这些人失去了控制!
命运干涉不到这里。
一般来说,生命法庭是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的。
可问题是这里是永恒祭坛。
生命法庭再嚣张,也没办法直面永恒!
连命运都没办法干涉这两人的胜负,其他人就更不想吧。
其实吧,永恒甚至没做出任何主动的动作,来限制这些人。
永恒只是有了‘不想有人干涉’这个想法。
于是任何人都没办法有所动作!
永恒的思想可以改变这个宇宙的法则!!!
于是一大帮人被迫成为了看客!
他们不仅没办法帮忙,甚至永恒都不想让他们说话!!!
所以即便是希芙,现在也一言不发。不是她不想说话,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嘴巴已经张不开了,舌头都没办法动了!
……
格尔伸手召唤黑死剑,就像之前做的那样。可惜这一次,黑死剑好像是垂死挣扎一样,动弹了几下,就不动了。
托尔立刻松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看起来黑死剑和雷神之锤是不一样的!
随着黑死剑的破碎,格尔感觉自己的力量正在飞速衰退,明明身体已经修复完成,可他的身体依然虚弱之极!
格尔能够感受到,黑死剑并没有消失,它只是抛弃了自己!!!
黑死剑或许没什么智慧,至少没有雷神之锤那样聪慧,要知道雷神之锤可是能自己分辨持有者的,当初奥丁对着锤子念咒……奥丁对雷神之锤下的咒语为“凡是拿起这把锤子的人一定要有配得上雷神之锤的心灵,只要拿得起就能拥有过雷神之力”。
嗯,听起来是很像那么回事对吧?
可你再仔细看看,特么的这家伙用大白话说的!压根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咒语!
其实那压根不是啥咒语,而是奥丁跟雷神之锤打商量……
这么一看雷神之锤是不是很智能……相比之下,黑死剑就是纯纯的弱智了。这没办法,纳尔这家伙就是超级反社会疯子,他对物质宇宙存在的一切都感到厌恶,觉得他们太吵闹了!那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东西,就更是如此了。
他当初制造共生体,给与这些东西智慧,完全是把他们当做更高效的工具,他压根没给共生体情感……只不过是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那些共生体自己进化出了情感,然后背叛了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