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一天的到来还需要很久,但我们已经在路上了,而且还会继续在路上、一直走下去。等我们真正抵达彼岸的那一天回首往事,那时我们就会发现,过去所走过的一切艰难险阻都是值得的,因为那时的人类将能真正以一个物种、以集体之名而伟大,我们的征途将会是这长空之上的星辰大海!”
“......”
循着马拉申科的视线望向天际、驻足凝视,耳畔间回响着这久久未能散去的话语、反复品味。
许久,也可能是并不长的十余秒钟过后,对马拉申科的话有着自我理解的戴高乐不禁感叹着开口。
“真是何其浪漫而又伟大的理想,就如同曾经发生在我的祖国的一些事一样。”
“今时今日的我尊敬你的这份理想与信仰,并且我相信未来的我还会继续铭记并尊敬下去。”
“经历了这么多之后还能如此乐观、如此向往美好而积极向上,马拉申科将军,你的这份热情切实地鼓舞了我,就与你一样,我也坚信着我的祖国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希望我们都能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按照参阅各方的事先沟通协商,乘车检阅部队的阅兵主官,理应是参加本次联合阅兵的四国代表当中,实际到场的身份最高位者。
在既有历史中,担任这一职位的人是朱可夫,英美法各方前来参阅的代表身份较之朱可夫都要低一级。
而在时间线发生了变动之后,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戴高乐作为到场的四国代表中身份最高位者,乘车检阅部队的人理应是他。
但该有的格局一样都不落的戴高乐,不但接下了这一差事,还顺手向朱可夫发出了邀请,邀请朱可夫与自己一起乘车检阅部队。
按照戴高乐自己现场给出的说法,这是出于对红军解放柏林这座城市应有的尊敬,乘车检阅联合部队的人理应有红军的代表出席。
虽然是临时变动,未经事先沟通,但朱可夫最终也是笑着接受了这份善意的邀请。
毕竟戴高乐给出的理由恰当、无可厚非,而且就连阅兵这举办场地的六月十七日大街,那都是马拉申科的领袖军驻地辖区。再往前推到炮火横飞的时间点上,这条街上奔驰着的还都是领袖师的IS7重型坦克,直奔国会大厦杀将而去。
在红军的地盘上阅兵、邀请红军代表检阅部队,就算是出于“强者为尊”的军事法则,这也仍然合情合理。
至于本就看马拉申科不顺眼的巴顿这下怎么想,那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呗,你总不能把人家脑子拴住、不让人家想不是?
喜欢钢铁苏联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钢铁苏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