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芳向秦宇汇报:“大王,那些人大部分已经把田产分了出去。
当然,也有不少因为各种原因和奴隶起了冲突。
对于比较强势的,我已经人好奴隶军过去把他们给……”
说完,他做出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秦宇点点头:“做得很好。你现在去吧闻太师叫过来。”
张桂芳一愣:“闻太师,他不是已经告老还乡了吗?”
秦宇哼道:“告老还乡?他可是第一个把土地分给奴隶的。
伱去请他吧,以他的聪明,应该能猜出我的用意。”
张桂芳点点头。
正如秦宇所说,当张桂芳带着有些忐忑的心情,去闻仲家拜访时,立刻受到了闻太师的倒履相迎。
对于张桂芳,闻太师十分客气,又是劝酒又是请菜,张桂芳甚至有些不好意思。
要知道,眼前之人可是闻太师,大王的老师。
大王小时候,最尊敬的就是此人了。
面对如此礼遇,张桂芳也没有隐瞒,他将秦宇的目的照实说了出来。
结果闻仲二话不说,直接起身就和秦宇去了金銮殿。
态度之积极,动作之迅速,把张桂芳都搞蒙了。
金銮殿上,秦宇看着闻太师,道:“给老师赐座。”
闻太师立刻摇头:“大王在上,哪里有老臣坐的位置。”
秦宇看着对方一动不动,好半天,他才道:“太师是寡人的老师,老师面前赐座是应该的。”
“这……”
“还请老师不要拒绝。”
闻太师苦笑一声:“既然此,那就坐吧!”
看对方认认真真坐下,秦宇笑了:“老师应该猜出我让你来的目的了吧?”
闻仲苦笑道:“我这把老骨头估计还有点用处。”
秦宇道:“我有个问题问老师,老师对废除奴隶制度和土地分配制度怎么看?”
闻仲道:“这是个非常好的政策,可以说,它解救了天下百姓的疾苦。”
说完,闻仲叹了口气:“不然比干丞相也不会因此而死了。”
秦宇问:“既然老师也认为这是好政策,那为什么不主动提出来呢?”
闻仲忽然道:“大王,你觉得现在你赢了吗?”
秦宇:“什么意思?那些文武百官已经臣服,胜负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谁知闻仲摇摇头:“大王错了,你现在看似赢了,其实未必是赢。
那些文武百官看似输了,其实未必会输。”
秦宇:“为什么?”
“因为思想,人压迫人的思想。
您知道那些奴隶为什么会成为奴隶吗?
很简单,他们不是天生的奴隶,他们现在会变成奴隶,仅仅是他们懒。
懒得种地,不愿吃苦,只会享受。
大王,你信不信,在你把土地分给所有人的第二天,已经有人把你分的土地卖了出去。
然后把所得的钱粮拿去吃吃喝喝,等吃光喝光,他们会把自己像一棵草一样,卖给以前的奴隶主。”
张桂芳忽然愤愤道:“你胡说,这怎么可能?”
闻仲叹了口气,他拿出一张纸:“我是最早响应大王号召,把土地钱粮分给那些奴隶的。
但到现在才过去了半个月,我又已经收回的三分之一的土地。
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奴隶都自甘堕落。
可只要有一个人选择堕落,大王的政策就失败了。”
张桂芳:“大王已经明文禁止奴隶买卖,谁违背就是犯法,要被处以极刑。
而处极刑的人不是卖自己的奴隶,而是买人的奴隶主。”
闻仲摇摇头:“要不说你很傻很天真呢?
没错,大王的确明文禁止奴隶买卖,但我没有买奴隶,若是和那些人签订了租赁文书。
也就是说,那些奴隶并没有把土地卖给我,而是租赁给我。
由我负责耕种,每年给他们交租子。
至于租子,我已经提前预支了一百年。
张将军,这些土地是那些奴隶的,他们不愿意种地,就租给了我,还提前拿到了钱。
所以我觉得你应该夸我心善,若不是指责我违背了大王的法律。”
“这……”张桂芳哑口无言。
闻仲笑道:“你看,我光明正大按照大王的吩咐去做,得到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噤声的结果。
如果其他官员效仿我的结果,但过程却不是我说的那样。
他们只是凭借强盛的武力,勒令自己手下的奴隶签订租赁土地的条约。
那些奴隶没有勇气反抗,又迫于奴隶主的威视,只得服从。
所以你说,这样的结果,废除奴隶制,和废除奴隶制,又有什么区别呢?”
张桂芳:“但至少那些奴隶拿到了钱。”
闻仲摇摇头:“纸面上他们是拿到了钱,可具体有没有拿到,你怎么清楚?”
张桂芳不服气:“那些奴隶可以找奴隶军。我们自然会给他们做主。”
闻仲道:“那只是京城附近的居民,大商朝疆域辽阔,简单巡视一遍都要好几年。
你觉得处在偏远地区的奴隶,有机会找你伸冤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