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键盘敲打的声音过后,幻灯机投射出来的影像,换成了林晶圆的办公楼。然后是一些车间内部的照片。
“最新消息。林晶圆启动了二号工程。他们的目标是130纳米。”
“130纳米?我们最先进的技术是多少?”
“IBM和intel还在研究250纳米。我们至少落后了他们两代,五年时间。这还不包括LELE和3D芯片封装技术”
250纳米和130纳米之间,还有一个180纳米
“落后5年?林晶圆一共才成立了几年?他们以前是什么水平?”
“林晶圆到今天为止,只有三年多的历史。林晶圆成立之前,中国的芯片技术,比我们落后,至少十年。”
解说的人的声音,不包含任何情绪。
“更为可虑的是,我们分析了他们申请的专利,从130纳米到20纳米,他们都有清晰的路线图。我们的专家分析过了,这些专利基本都是有效专利。”
摩尔定律在半导体产业非常有名气,那就是每隔两年,晶圆的集成度提高五成。
这个前进速度完全可以进行得更快。为什么intel的ticktock战略可以顺利实施十几年,就是他们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这就好像小说有存稿一样。
但为什么intel不加快技术的更新速度,一下子把所有技术放出来呢?
这就是资本的作用了。投资需要时间收回。需要不断让消费者买单。
林晶圆成立时间尚短,不需要考虑沉淀投资回收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再加上,光电的老传统,一直是快速更新换代。挤牙膏的先进战法,还没有人学会。
所以,林晶圆带给业界,就是令人目不暇接的感觉了。
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甚至130纳米,几条线同时上马。再加上N+1和N+2技术的加持,半导体行业的玩家都快被打晕了。
因为怎么操作都不对。
现在不论投多少钱,建什么技术水平的晶圆厂,都是一个下场,过时!
“Fuck,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啊!”
终于有人发出了呻吟。
在不可知的力量面前,人类显得如此弱小。
半导体行业,对军事实力,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影响是立竿见影的。
随着无人机的出现,交战双方比拼的,不仅仅是发动机,气动造型,还有芯片的运算速度。
“这方面我们倒无需太过担心。”
解说者的声音,还是那样平静
“怎么说?”
“林晶圆在融资。我们的资金,没有遇到任何障碍。看起来,他是欢迎我们加入的。美光在松花江存储中,以资金和厂房入股,换取了三成股份。
假以时日,我们取得企业的控制权,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一如全彩科技。”
————————
“用我们的力量,帮助他造飞船吗?
这也不错!
飞船越早造好,他就越早离开,不是吗?”
会议室后面,那个爱发牢骚的声音,又冒了出来。
“如果真是这样,倒也好了。就怕他有别的企图啊!”
“什么企图?”
“要是他走后,再带着外星人飞回来怎么办?”
会议室里,针对新的假设,吵成了一团。
有人认为,根据黑洞宇宙,外星人离开本宇宙后,再也不回来了。
但也有人不认同黑洞宇宙。
他们接受的教育,一直是大爆炸理论。
这些人认为,黑洞理论,只是外星人为了降低人类戒心的障眼法。
当务之急,是想办法阻止他的进一步研发。
不论他是不是外星人,不能让他继续下去了!
他是外星人,他的所作所为,对人类有害。
他不是外星人,他的所做做为,对美国有害。
两者相权,还是认为他是外星人,对美国比较有利。
以后在宣传的时候,不仅仅要宣传皿煮,自游,还要宣扬,所有地球人都是一家人。
所有地球人,都应该联合起来!
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全人类都应该联合起来。包括中国政府。
谁不支持,谁就是球奸,地球的球奸。
全世界几十亿双臭脚,把对方踏成万劫不复。
讨论很快就歪了楼。
————————
“还有什么?”
主持人的声音,让房间又安静了下来。
“据我们所知,九个台基地,启动了一个叫做离子发动机的项目。相关理论,已经开始发表论文了。”
“离子发动机?这又是什么?”
“是一种宇宙飞船用的发动机。”
“他不是要搞曲率发动机吗?”
“离子发动机,适合在低速时使用。”幻灯片很快,切换到一个厂房的内部。
“离子发动机的概念验证版本,将在明年升空测试。”
“这么快,从概念到原型机,这才几个月啊!”
有航天发动机专家,发出了哀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