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山上不好种粮食,不是大家没想过种粮食。
可是要是靠近山泉水的附近全都是岩石,没有办法种粮食。
离的山泉水远了,根本浇不了地。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放弃种地,改成了打猎为生。
可是打猎为生,不确定性太大了,万一碰到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家子都得挨饿。
尤其现在漠北这边边关时常有蛮子来骚扰,一被骚扰,粮价就会涨。
就算赶上粮价不涨,可是蛮子一旦骚扰,中间就会切断他们通往县城的路。
大家在这里日子过得艰难。
却突然发觉有一户人家居然在坡地上种出了粮食。简直不亚于铁树开花。
乔父微微有些得意,虽然自己是读书人,可是现在也算是一个有丰富经验的农人。
彼此一交流,他们才知道这个猎户姓刘,叫刘勇。
两口子带着孩子,还有父母,一共五口人在山上居住。
乔父也没有藏着掖着,把他们是如何种田的经验给大家分享。
刘勇听完之后感激万分,人家要是不愿意告诉他们也没什么错。
可是愿意告诉他们已经算是天大的恩情。
刘勇两口子不敢多待,主要是天黑之后猛兽太多。
两个人早早的就回了家。
等到第二天,两口子居然又带着老两口儿亲自让他们来见证,这里居然有人种出了粮食。
老两口儿和刘勇一家人,甚至在秋收的时候亲自帮他们收割。
以前都是种地为生的。
逃难逃到这里没办法,才改成了猎户。
就这样本来在他们意料当中会万分艰难的秋收,居然顺顺利利的结束。
看到他们收获的稻子,那金灿灿的稻子碾碎了外壳之后,白生生的米,让所有人捧着这新米闻着稻香不由得沉醉。
尤其是刘勇一家看到他们亩产居然能达到800斤。
差一点儿没把舌头咬掉。
其实漠北这边的人,大多数人喜爱吃面粉,所以大多数都是种小麦。
这里苦寒,所以一年只有一季的粮食。
一亩的麦子能打200斤,那已经是顶了天,证明年景好,气候也好,风调雨顺才能有这样的丰收。
他们这水稻居然一亩能产800斤,去掉壳起码也有700多斤。
这可是50亩地。
他们今年居然产了4万斤稻子。
提前乔婉就逼着哥哥们又上山去伐木头,他们特意在房后面又盖了一个粮仓。
这会儿把这些稻子放进粮仓,大家心里才算是安稳下来。
不是没想过拿这些粮食换银子,可是目前来说不具备这个条件。
第一,他们自己还需要花银子买粮食。
第二就是山路太难走了,推着这些粮食翻两座山去卖。
就算是把他们累死,都推不出去多少。
只能等到农闲的时候再一点儿一点儿推出去换银子。
到时候乔婉的那辆牛车就能派上用场。
结果刘勇一家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上门来跟他们商量能不能拿他们家的猎物和皮毛跟他们换些粮食。
本着邻里互助的意思乔父自然答应。
刘勇还真有本事,不光拿出了好几张整张的皮子,甚至还掏出了一根人参。
这一根人参瞧完瞅了一眼,起码有十几年的年头。
而且根须的完整,看样子刘勇在这山里应该是混得游刃有余。
刘勇带走了1000斤粮食。
考虑到人生的价值,这粮食也算是等价交换。
不过等到他们秋收结束,陆陆续续原本从来没有见到的邻居突然都冒了出来。
另外似乎人家也上门了。
估计他们彼此之间应该是有个特殊联系的方式。
乔家的院子一时之间热闹起来。
乔大公子和底下的几个兄弟帮着这几个邻居。
从山上引水又教给他们怎么开梯田。
趁着现在还没上冻。
赶紧把田开出来,明年开春儿,到时候就能种。
周围的邻居总算都认全了。
而且从此以后,几个邻居都愿意拿自己的猎物来跟乔家的人换粮食。
一方面乔家的粮食的确种的好,比他们在县城里粮铺买的那些陈米可好多。
这新米吃起来香。
而且乔家人不会随便哄抬物价。
没有因为他们有求于人,就故意在价格上欺负他们。
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想还点人情。
等到眼看着快上冻的时候,乔婉和大哥他们赶着牛车去了一趟县里。
当然不是卖粮食,他们是卖皮毛和人参这些药材。
顺带准备过冬的东西。
这一个秋天他们可没闲着,除了在地里种了一些过冬的白菜,萝卜。
还从山上砍了木头下来,烧成了碳。
这可是经过公工艺改良的无烟碳。
连父亲都说他们这碳要是拿到京城去,估计只有皇宫里的贡碳才能和他们的比。
一说到京城,大家都沉默了,谁也想知道外面现在是啥情形。
还有了这一趟府城之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