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易和骏不在乎名声,利用易和安放出去的风声买通杀手,这样子易和安的安全就够呛了。
“不用,朕有主张,朕还就怕他不来呢。”易和安笑了。
易和煦见这样,只好先行出宫去了。
只是两人谁也没注意到,大门之后那淡蓝色的声音,易和骏站的比较远,听不太清楚。
不过也估摸出来是开仓放粮的事情,至于易和安即刻南下的事情他没听到,不过也做了猜测,对于这些事情也是放在了心上,毕竟这个时候若是要捣乱是一个好机会呢。
易和煦从礼部去了圣旨,找到了沈纪,把两张圣旨都递给他问道:“你怎么看?”
这不是一件小事,礼部和御史台现在基本上已经都是易和安的人,所以不会说什么,可是他到底还是觉得应该多考虑下。
“能怎么看?当今朝堂之上没几个能够相信的人,更何况大部分官员都不在其位,这样做其实也是个办法。”沈纪挠着脑袋说道。
这边俩人虽然商量着题外话,可是已经有人去派发粮食了。
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会儿已经开始下冰雹了,之前几天不是没有,只是一道了晚膳的时候大概就会下上一个时辰左右,所以这些人也是不奇怪。
这是粉子巷最里头的一户人家,粮食就是从这里开始发起的,只是因为这是都城最后一户人家,从这里往前一家家派发,不容易漏下罢了。
每户每丁,男女皆有,一人是七两。
砰砰砰的敲门上在雨里有些特殊,即便是不高,可是也有人不少人察觉了,即便是这个时候左邻右舍也有不少看热闹的呢。
打开门看见,两三个兵推着和板车,还
有一个人带着刀,一脸凶狠,另外那个腋下夹着一把油纸伞,手里拿着一只笔和一个本子。
那板车上面除了粮食还有一些磨好了的磨,即便是淋了雨也没人管,只管等着人开门。
那屋子里出来一个年级不大的孩子:“几位,可是又是什么事情?我们家一直都是良民。”
那孩子眼睛里有些紧张,看了看几个兵丁,说话还是比较利索的。
“小哥不要害怕,我们是管府来发粮的。这雨一下就是三五天,怕是要饿肚子了,皇上下的命令呢,家家都有,你们家几口人呢。哦,对了,三岁以下的孩童,两个算一个成年人哦。”那拿着本着的人半弯着腰说道。
那拿着本子人,身子瘦弱,一双丹凤眼,脸蛋有些发红,一双手拿着东西有些颤抖,看起来不太强壮,让人觉得不那么害怕了。
“四个……啊不对,我奶奶算不算啊?”那小孩子掰着指头,忽然抬头纹问道。
“为何不算啊?”拿着纸笔的那是个户部的七品官员,叫姚尧。
“她今年已经七十有三了,我怕……”孩子看了看姚尧说道。
姚尧点点头,没说话。自然是要算的,大曼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女子者七十往上不缴丁税,所以一般钱粮的事情,都不会算的。
“五口人,五七三十五两。”姚尧一边写一边说着。
旁边的兵丁忙拿了称给他称粮食,等着把粮食递给他之后,姚尧才领着人往下一家去。
有几个邻居见着新鲜,索性就站在门上,一边等,一边看。
更是说着闲话,“我还以为要饿上几天呢。咱们皇上好性子呢。”说话的是个三四十岁的男人,一眼就盯着板车上的粮食,像是要看穿了一般。
“我家的存粮能多放几天了呢。对啦,王老板,你们家的豆腐,还有没有啊?我家孩子上午哭了呢。”另外一个女子说道。
那女子穿着粗布螺衣,抱着手中的孩子问这刚才说话的男人问道。
“有几块,你待会让陈老大过来取就是。”那王老板爽朗的笑到,那豆腐本是自己家吃的,可是做生意的人嘛,有生意怎么会不做?
“好勒。”
街里又从新热闹了起来,若不是说话的声音,脚步声里夹杂着雨滴,怕是都不知道还是大雨磅礴时呢。
卯时。
滴滴答答的声音,这个时候的雨虽然比起来昨日小了一些,可到底还是看不出来停的样子。
宫里头虽然人来人往的,可是大多都是月牙色的白衣,低着头,谁也不说话大多都是排成列站的整整齐齐的,时不时的用眼睛看看对方,谁也不敢笑呢。
易和安和易和煦在大殿里,两人都抱着一杯热茶,看着桌子上面的沙漏。
“快喝吧,喝了还要出宫去呢。你昨日和皇后聊妥当了?”易和煦看见易和安端起来又放下,放下又端起来无奈的说道。
说的自然是提早出行的事情,毕竟宫中还是要布置的,以防万一啊,毕竟他们都清楚,易和骏不可能放着这样的机会什么都不做的。
“说了,只是没细说,你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不能整晚待在后宫。”易和安叹口气,有的时候他也是无奈,连身处何处都处处受限。
“将就一下吧,出了宫就没有这样多的繁文缛节了,毕竟这是宫里,天下榜样,天下最是严苛的地方。”易和煦叹了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