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你想听什么,因为诸葛孔明才华在我之上,我不如他,我可以保证。但他嫌弃你是无用之人,不肯来投!已不理世事,坐立卧龙岗。”
孙权说道:“看你这神色,你虽然很找死,但你不怕死,因此我不杀你!”
诸葛瑾笑了笑:“算是个满意的答案,我就投奔你了,你有了我,我可以让诸葛孔明瞻前顾后,即使诸葛孔明重出山,他也不会赶尽杀绝!”
孙权无言以对,被人看穿了心思,让他十分生气!
不过他也没有别的法子!
孙权决定重用诸葛瑾,先给了他一个空职,诸葛瑾是个聪明人,他也明白何去何从?
对于这点,倒也是颇佳!
送走了诸葛瑾!
次日,孙权召鲁肃进殿,议事。
据实说道此人无理之事!
他如同王王老子,不把任何人放在心上。
鲁肃说道:“主公观此人如何?”
孙权说道:“此人简直无礼太甚,根本不把我放在心上,我几次想要杀死此人!”
——
“此人无礼太甚,不把任何人放在心上,我几次想要杀死此人,唯恐落下害贤之名!”
孙权说道。
鲁肃说道:“我也认为如此,对于此人,我也非常生气,因为他太狂了,但没有办法!”
“主公要求贤才,理应不拘小节才对,些许荣辱又算什么,只求天下平定!”
孙权说道:“我当然明白你说的是很有道理,但是我很纳枸,此人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此人常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对于难事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公要图王下,应该不拘小节,公平对待,重用此人。”
孙权说道:“我与此人交谈,并没有看出来此人多么伟大,有多么伟大才华,或者经天纬地之才,我只知道他的弟弟孔明很有才华,有什么办法得到诸葛孔明?”
鲁肃说道:“主公不能容下诸葛瑾,诸葛孔明为何来投主公?”
“如果你不能够容忍诸葛瑾,留下诸葛瑾,诸葛孔明万万不可能来的。”
“主公想要得到诸葛孔明,必须要留下诸葛瑾,这是现实问题,且诸葛瑾也有才华。”
有了诸葛瑾在主公身边,我再游说诸葛孔明,假以时日,诸葛孔明必会投奔主公。
即使以后计划有变,得不到诸葛孔明,对于主公也是有利的,或者诸葛孔明进入了死对头的阵营,成为了主公的敌人,有诸葛瑾在边上,诸葛孔明用计也绝对不会尽全力!
“听公一言,芳塞顿开,如同春泉留过!”
“可是我还想得到诸葛孔明。”
鲁肃说道:“苛求人才,理应不拘一格,心容万物。”
“若是不留诸葛瑾,你死了这条心了。并且如果你留下来诸葛瑾,我尚有可能让诸葛孔明来投!”
“如不能留,当杀!”
孙权笑了笑,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为了不让我生气,诸葛瑾就不要上朝了。”
曹孟德听说孙策已死,正打算三下江南,如今孙策已死,到了他大展宏图的时候,此时不士展宏图,更待何时?
曹孟德正打算起兵,御史张肱劝曹操:“趁人不备,主公死的时候伐人家领土,不义也!丞相应为正义联盟,就不可以趁人之危!”
曹孟德微微一笑,也罢,先让,东吴快活快活!
于是表奏孙权为将军,领会稽太守,并封张肱为都尉,带印前往江东。
孙权大喜,不但得到了官职,曹操此时封他官职,短期内不会谋算他,而且张肱回到了江东,孙权命张肱与张子布同领掌事。
张昭对于张肱各种不服气,但这是孙权命令,他也不敢抗令!
孙权见到了张肱,说道:“你久居曹操阵营,一路辛苦了!”
张肱说道:“为主公办事,何言辛苦?”
张子布说道:“怕不是心怀不仁吧?”
张肱怒道:“你不要欺人太甚,我虽在曹操,心在江东,不曾危害江东基业,张子布,你不要以为资格老,就可以指责我!”
孙权笑了笑说道:“肃静!大家都是江东人,不可如此!张肱为国之重器,怎么会出卖东吴,尔等切勿疑心,不可互相为敌!”
至此,张子布暗恨张肱!
张肱从外面归来,又荐一人,此人姓顾,名张,字刘义。胸有机谋,能言善辩。
孙权让顾张为县丞,以观后效!
孙权威震江东,名扬天下,名声在外,颇得人心。
南阳陈震回见袁绍,对其言道孙策已死,孙权掌权,拒绝袁绍,结交曹操,曹操表孙权为将军,兼领太守职位,威力无穷!
袁绍大发雷霆,不顾众人反对,毅然起兵八十万攻打曹操,这便是着名的官渡之战。
袁绍发兵,不顾众人反对,毅然绝然起兵八十万人马往官渡发兵。
探马报知夏侯惇,夏侯惇知道自己抵抗不了,发十万火急书信告于曹操。
曹孟德急招众人议事。
当众人聚齐之后,曹孟德说道:“官渡告急,夏侯惇十万火急催我发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