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好墨龙战机的研发生产部署后,赵政一个人默默地回到了办公室,尽管他的内心是充满着莫名的焦躁,可你从他的面色和言语中,根本就感受不到,也许这就是两世为人所造就出来的沉稳。
赵政之所以焦躁,是因为振夏系技术储备的速度还不够快,光技术筹备还不够,买回来的技术还要一一加以深研或重新研发,要不然以后花费的人力和财力会更大,以后想要从时间上追赶欧美和RB,花费更为巨大;
另一方面是因为,林本坚教授告诉赵政,在赵政无意的提示下,光刻机研发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一旦振夏光刻机研制成功了,要么交出技术与欧美共享,而且可能振夏光刻机公司还会受到西方资本的渗透,要么就对抗,但现在的振夏系可没有对抗的资本,光藏着不公布,早晚还是会被发现的;
还有港区太小了,振夏系的发展已经受到制约了,振夏重工和振夏新材料,其实要建设到内地去才好,这样省得将来搬迁,只是前面和国内沟通得不够好。
振夏系需要时间,振夏系更需要人才,赵政很是无奈,其实他通过六哥的诉说,知道国内也紧缺人才,毕竟国内恢复高考才3年,这些参加了高考的大学生还没有走向工作岗位,哪里有办法给振夏系匀出人才。
赵政给李贾诚、霍老爷子、何赌王、包老爷子、董船王、李四叔和邵六叔都打了电话,约这些港区的大亨下个周日一起聚聚,就在振夏科研院,到时候赵政会在办公室等他们。
随即又给袁天帆、梁伯韬、霍建宁、小袁、马东波、何明成和宗华打了电话,让他们下班后来自己办公室谈点事情,随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椅上放空心绪小憩起来,每天需要思考的事情太多了,不知道消耗多少脑细胞,尤其是今天,说话、布局、提示等等,那一块儿少得了权衡再三,长时间脑力劳动可远比体力劳动更为辛苦。
晚上6点,袁天帆、梁伯韬、霍建宁、小袁、马东波、何明成和宗华都到了赵政办公室。
赵政:“老何,那些人接到没有?”原来何明成今天没来开会,是因为去接六哥叶绍斌给赵政寻摸来的飞机驾驶员和女特勤护卫。
何明成:“放心吧,老板,都交给李军,李军估计已经帮他们安顿好了。”
赵政:“飞行员一共多少人?”
宗华兴奋道:“60人,比你提的50人多出了10人,女子特勤也50人,另外还有200人的高级维修机师,一共310人。”
赵政也很兴奋,总算是听到一个好消息了,吩咐道:“这一次欠叶家的人情欠大了,要知道即便是人口众多的内地,飞机驾驶员还是非常紧缺的。
这样,我们一共12架专机,空客A300一架2名驾驶员,需要12名,波音747一架3名驾驶员,需要18名,总共30名;
后面的战机还需要驾驶员16名;
另外4名去驾驶CH47。
让这些驾驶员都要学会空客A300,波音747,CH47运输直升机的驾驶,另外从振夏安保中去挑选可靠的,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条件达标的,一起参加学习培训,这点驾驶员还是不够的,我们后面需要的飞机驾驶员只会越来越多,而祖国内地过来的驾驶员,就是振夏航空公司的支柱和教官。
另外,原来从国泰航空借过来的12名驾驶员,如果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是可靠的,那么一起转来振夏航空,不要轻易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12人,至少飞我们的专机是没有问题的,待遇一视同仁吧,年薪暂定30万美元每年,后面还有绩效工资和奖金,调配权归属于振夏安保,人事权归属振夏航空。”
宗华、小袁:“好的,老板!”
赵政:“今晚叫大家来,是想和大家聊聊,振夏系走到今天,你们都功不可没,而振夏系的发展已经进入的瓶颈,随着振夏系的很多引领电子行业潮流的技术交换出去,振夏系电子产品以后的销售额并不会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快速提高,这一点你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另外,你们确实需要有忧患意识了,毕竟振夏科技研院和振夏重工研究院还只是利益结合体,除了振夏半导体公司的三位核心领导可信外,其余人估计大部分都是属于那种大难来时各自飞的角色,他们成就了振夏系,振夏系也成就了他们,他们当中很多人再回到西方时,能够选择的平台就多得多,他们这些人要么为名,要么为利,而且为名的居多,一旦振夏系不能给他们带来名或利时,他们或许会毫不留情地离开。
老生常谈,需要挖掘人才,而且必须是有极强爱国心的祖国海外学子,从国内寻找人才不现实,国内现在也缺人才,毕竟国内恢复高考才3年,高校培养的人才还在学校上着课呢,而国内的发展重心又转向了国民经济,因此那些爱国的海外学子即便回国暂时也没有太多的勇武之地,这一点宗华必须作为振夏暗卫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