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举人的身份无论到了哪里都受到重视与尊重,入城登记的时候就有人专门接待举子,是火真郡凤鸣书院的几位老先生。
少年没想到自己的名字连凤鸣书院也已经事先得知,凤鸣书院的几位老先生像是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将军一样把少年一行人接进了凤鸣书院。
到了凤鸣书院的大门前时,少年又一次被震撼到了,用楠木雕刻的高大门楼足有三丈高,两侧写有对联,左边是‘文脉定乾坤火真星斗光万世’,右边是‘墨香飘万里北苍江山写画卷’,笔锋苍遒有力如铁画银钩,令人望之则心生澎湃。
进了书院大门先是一片荷塘,然后是廊桥过洞,有一池春湖,湖面泛舟人传出朗朗读书声。
书院的房屋分散在湖边两侧的竹林中或是花团锦簇的幽静院落中,处处可闻读书声,处处可闻洗墨香。
因为火真郡此次会试有全郡三十六个县的举子参加,所以规模极大,火真郡凤鸣书院虽然占地上万亩房屋数百间,也仍然是人满为患。
凤鸣书院本身就常年有千余名郡城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住宿在书院,为了让所有学子都能安心住下准备功课,凤鸣书院半年前又新建了不少屋子。
不过举子和举子也有不同,像少年这样的文武双举,就是被连凤鸣书院的院长也亲自交代过,要安排到幽静的小院,万万不可耽误了才子的前程。
而得知与少年同行的还有另一位文武双举,而且还是女官,书院更是极为重视,所以最后少年被安排到了凤鸣书院内湖靠近角落的一个竹林小院里,一排三间房子,一间书房两间卧室,另外院子里还有精致的石桌石凳,有单独的院门,院子外面就是竹林,非常的幽静,小院名为翠竹轩。
安排好住处之后,由书院的先生带路,少年和胡司离专门到凤鸣书院的书阁拜见凤鸣书院的院长,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
老先生姓秋名水璨,是北苍帝国上一位皇帝亲点的翰林,当今皇帝周起更是把秋水璨封为太史,为周起总笔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位高权重。
后来秋水璨老迈无法承受劳累,周起只好忍痛让秋水璨告老还乡,不过秋老仍惦念天下学子,便在凤鸣书院当了院长,为天子寻天下有才学之年轻后辈。
少年对先生一向尊重,在秋水璨的书房外便跪倒行礼。
“晚生苏铁蛋拜见先生!”
“女官胡司离拜见先生!”
秋水璨虽然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起身快步走出书房,面含笑意扶起二人,打量了半天,连连点头。
“好啊!好啊!早得知寻仙镇出了四位文武双举,没想到如此年轻啊!我辈读书人堪为大用也!嗯,很好很好,今天一次就见到两位啊!不过你们来得可是晚了些,留给你们温习功课的时间可不多了,老朽昏聩,倒不敢说与你们传道授业,但未来你们若有书中不解之处尽可来寻我,好不好啊?”
少年和胡司离再施一礼,在大儒面前连喘气都得注意点,说话更是得小心。
少年恭敬回道:“老先生,晚生定当发奋,必不负先生重望,能成为先生的弟子是天大荣幸,可惜未能在老先生门下受教课业,若有机会定来听先生教诲。”
老头很满意地点点头,“嗯,好好好,去吧,一路舟车劳顿也应该好好休息,这几日学院都有大学士讲学,你们每日可到湖边听学。”
“是,拜别先生!”
离开书阁,少年和胡司离都是大汗淋漓,一方面是初秋时节天气仍酷热,另一方面也是紧张所致,两个人顺着湖边回了小院,端木晴已经安排好了马匹和车辇,吴忧很勤快地收拾好了屋子。
少年一进院子就看到正房门口背身站着一个人,双手背后风度翩翩,一只手里还拿着把折扇,头上带着文士巾。
听到有人回来,那人回过头,少年顿时惊喜交加,飞奔过去一把抱住,“唐球!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我告诉你我都想死你了!”
唐子伦用折扇敲了敲少年的脑门,说道:“还说呢,到了书院也不先找找我,我是天天在书院门口走几个来回,天天问,问的看门的都烦了,今天你们刚到就有人去告诉我了,我可是第一时间就来看你了!够兄弟义气吧!”
少年在唐子伦的胸前捶了一拳,高兴的说道:“果然是好兄弟,这不到半年,你可是变化真大呢,还是比我高一些,而且越发的英俊了!谁能想到当年的胖墩会变成这样啊!我都快不敢认了!咦?怎么没见小宝?他没和你一起来吗?”
“他?他压根就没敢进书院大门,他怕自己露了馅,你还不知道他那个文举人怎么到手的啊,他到了火真郡直接就去了典军校尉所,半个月前我去看他,他已经正式被封为仁勇校尉了,不过还未领兵,具体的我也不太懂,铁蛋儿,今天太晚了,明一早咱们再去瞧他。”
少年点头答应,唐子伦又与胡司离打了招呼,非常的客气,而且还红了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