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真郡南城多了一个举人府邸的事情很快传遍了火真郡,接下来的几天苏府门庭若市,城中大大小小的名流纷纷来贺喜,少年只好挑了一天在府内设宴款待,算是把火真郡的官员和大户都认识了。
火真郡大考结束的第一天,凤鸣书院院长老翰林秋水璨和书院的几位名望极高的老先生一起到苏府拜访,在少年的远香书斋挥毫泼墨留下二十几张墨宝,从正门到五重院子各个需要牌匾的地方都考虑到了。
正门正上方悬挂文魁匾,下边是武魁匾,再下面是正匾,因为少年已经有了殿试的资格,秋水璨这位皇帝极为器重的翰林又是少年的推荐人,所以已经毫无疑问会被皇帝红笔圈中,所以上边写着‘进士及第’,再下边才是‘苏府’的牌匾。
进了正门之后的白玉石影壁墙上原本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秋水璨觉得不适合少年,于是写了文武双全四个大字让人去找石匠雕刻。
除了正门影壁墙,厢房山墙的坐山影壁上画的岁寒三友倒是让老先生比较满意,说不用改动了,另外几道反八影壁和撇山影壁老先生也都给出了建议,提供了些画稿让少年照图去做。
至于其他的牌匾,秋水璨和另外几位文坛大家也是费尽心思,少年颇受感动,觉得读书人就应该读到这些人的样子才行,如果只是把读书当成进入官场庙场的敲门砖,那么一肚子的学问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火真郡大考虽然结束,但还要等待放榜,少年没敢把唐子伦接到自己新买的府邸,而是回到翠竹轩请唐子伦去长谈了一夜,就只有两个人,龙九在院子外站了一夜。
早上唐子伦独自走出翠竹轩,脸色惨白失神落魄,在院门口走了一个踉跄,被龙九扶了一把,唐子伦那么知书达理的一个人竟然连谢谢也忘了说,就像丢了魂一样越走越远。
隔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少年才走出书房,少年把书房里原本属于翠竹轩的所有书都收进了锦囊,这是之前秋水璨在苏府答应下来的。
从凤鸣书院离开的时候,龙九问少年以后还会不会再来翠竹轩,少年说应该不会,因为下一次再来火真郡一定是到都护府报到,然后直奔边境折冲府,哪个方向有仗打就去哪个地方的折冲府。
龙九不死心,说万一有一天少年的儿子也读书,读书也读出了名堂,那肯定是要再来凤鸣书院的,又或者说是她龙九的儿子考中了举人,怎么会不再来凤鸣书院。
少年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说完之后就笑了,说自己都没想好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怎么就会有一个儿子了,那应该是很遥远的事情,龙九也笑了,说遥远的事情也要想一想,因为人心里总应该有个盼头。
这天回到家,在苏府大宅的后院,有三十几位暗殿执法者列成两排见苏府大老爷,这些执法者将成为苏府的管家,伙夫,奴仆,侍女,苏大老爷对所有的事情一概不管,都交给端木晴管理。
少年住的起居室在内院第三进院的正房五间,除了主人的房间,左右耳房各住进了两名侍女,平时要负责服侍少年的起居。
另外少年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房,里面原本就放了很多书,不过是原来的主人用来摆样子的,少年自己也有很多书,除了公孙老头留给他的,还有就是刚从翠竹轩带回来的书,少年都摆到了书架上。
正常情况下如果少年娶了妻室,那胡司离和端木晴都应该住到第四层院子的,那才是小姐们住的地方,不过少年说大家还是住在一起比较热闹一些,说话也方便。
于是大家都住在正房,吴忧和少年共住一室形影不离,正房外就是内院,别说是几个人平时练功切磋,就算是几百个人同时进了院子也不会嫌挤。
大考结束的第三天,陆小宝和苏显澜一起来访。
大将军第五豪杰走之前已经把苏显澜正式提升为果毅都尉,将在夜里统领六百游骑军前往西关道折冲府上任,陆小宝是五位标长之一。
少年设宴给好兄弟送行,一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另一位只有少年知道,很可能是与自己血脉极为亲近的兄弟,至少两个人应该是同一个曾祖父,甚至有可能是同一个祖父。
离别之前,双方约定半年之后在折冲府相见,少年特意交待陆小宝,要活着,如果遇到南林道游骑军一个叫贺大彪的伍长,就多帮着点,因为答应过的,不过当时本来是让贺大彪如果遇到一个叫陆小宝的家伙就照顾一下,但现在陆小宝已经是标长了,而那个贺大彪,应该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伍长,一个标长用命给他换来军功的小人物。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苏显澜和少年都已经知道了,第五豪杰把观桃县的总兵孙子怀也调到了西关道折冲府,而且还是指挥长,也就是除了折冲都尉之外孙子怀就是西关道折冲府最大的官,也是苏显澜和陆小宝的顶头上司。
少年让陆小宝千万不要去顶撞孙子怀,如果进入西凉,身为指挥长的孙子怀如果敢于第一个冲进敌阵也就罢了,如果怯战畏阵,那就由陆小宝和苏显澜当场格杀,这也是少年事先和第五豪杰打好招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