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夫君的安慰,蒲城郡主哭的更厉害了。
将头靠在吴伦肩膀的朱尚雪,心中想到:“不行,不能让夫君受委屈,一定要让王兄还一个公道。”
朱尚雪也是利落之人,说告状就告状。
第二日,一只飞鸽从郡主府飞向天空,经过洛阳中转,最后送到了正在陪同皇帝检阅官军的朱尚炳手中。
“何事?”
魏公公在朱尚炳身边耳语,让朱允炆见到皱眉的朱尚炳后不由询问。
“后院起火了。”
朱尚炳没有隐瞒,苦笑着回答朱允炆。
朱允炆一听,微微一笑:“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兄弟俩在感叹,在有说有笑,却让同处高台的其他封王,心思百转。
昨日两人还差点上演兄弟相残,怎么今日却相谈甚欢了。
兄弟没有隔夜仇!
与封王们的心思不同,正在演武的大明将士们,此刻使出了平时三倍的努力,正在各自指挥使的号令下,展示着大明的军魂。
“大明万胜。”
随着主持这次大比武的李隆基高喊后,迎来了数十万将士沉闷而低沉的回响。
“哼,哼,哼。”
轻声哼了三声,让所有将士都能跟上曲调。
随即,便是扯开嗓子开始大吼。
“日月同在,天佑大明。”
随着通天彻底的嘹亮声,高台上的皇帝朱允炆也跟着吼了起来。
“日月同在,天佑大明。”
朱允炆开了头,所有封王们也跟着还轻声哼了起来。
“风,云,起。”
再次调整同步的曲调,随后便是。
“执手之矛,攻彼之甲。”
“血染黄沙,护吾华夏。”
“哼,哼,哼。”
“子以血肉,甘化刀枪。”
“日月旗指,坚不可挡。”
“哼,哼,哼。”
“心岂无愿,勿想她忘。”
“子上疆场,戎马生涯。”
“哼,哼,哼。”
“他日回乡,无意自赏。”
“埋骨沙场,乡人勿伤。”
“风,风,风。”
“吾皇圣王,日月同光。”
“子之愿望,护其边疆。”
“万千所恨,从无另想。”
“自证其身,只明朝阳。”
“子已不在,后人既往。”
“吾心永恒,护守华夏。”
“哼,哼,哼。”
“子愿世间享太平,”
“它乡埋骨青草生。”
“红尘牵绊客有情,”
“长笑一声尽了之。”
“大明万胜,日月同在。”
所有人,在最后都卯足了劲大声高喊。
“大明万胜,日月同在。”
铁与声,乡与情的演武,在黄昏时分终于落下了帷幕。
十日时间,每一支卫所驻军,全部经过了大明皇帝朱允炆的检阅。
对此次演武,朱允炆给予了高度评价。
“大明好儿郎!”
在皇帝口中,好评往往伴随着物质上的奖励,朱允炆也不例外。
金口一开,所有参与大演武的将士,都将获取一担粮,一匹布的奖励。
随后便是普天同庆了。
皇帝朱允炆,再一次开启了大明皇室的内部庆祝。
“为什么不给金银?是不是小气了一些?”
入席之前,朱尚炳朝皇帝朱允炆抱怨了一句。
现在的大明王朝,不说富滴流油,但绝对是富滴流油。
如果换了他是皇帝,至少也要给每一个将士赐下一两银子。
“别说银子,一说银子朕就头疼。”
朱允炆抬起手,意识朱尚炳打住。
而朱尚炳在朱允炆脸上打量了一番,不由点了点头。
现在的朱允炆处在爆发的边缘,可与债主的表情类同。
“皇帝欠了很多银子?”
朱尚炳问道。
朱允炆怒视朱尚炳:“朕说了别提银子。”
见朱尚炳欲言又止的模样,朱允炆大步走开。
“先用膳。”
食不言寝不语,整个用餐期间,除了朱允炆喊了一声动筷以后,几十位封王除了咀嚼,几乎没有发出任何杂音。
朱尚炳倒是想说两句,毕竟酒桌文化不应该放弃。
可是,除了自嗨,还是自嗨。
燕王朱棣倒是点评了朱尚炳一句后,便如其他封王一样胡吃海喝,再也不理会朱尚炳。
“有其父必有其子。”
然而,当朱尚炳听了这话以后,立刻放下筷子,就直直的盯着朱棣思考起来。
“什么意思?”
莫非便宜老子也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二世祖!
先秦王朱樉嚣张跋扈不假,雄心壮志也不假。
毕竟史书上有记载,曾经的便宜老子朱樉,可是在西安穿上了龙袍。
后来因为此事,被朱元璋召回南京软禁了一段时间。
如果不是朱允炆的老子朱标力挺,朱樉怕是会终身监禁在南京。
“难怪朱允炆会说起,自己有个好爹,给自己留下了足够深厚的根基。”
而他朱允炆,因为懿文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他缺少了足够的父爱。
朱元璋把江山传给朱允炆,或许是因为朱标的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