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爱屋及乌。
众所周知,朱标是朱元璋花了一生心血培养的帝国继承人。
其太子的权利,在整个华夏王朝中堪称之最。
而且,朱元璋几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把明帝国的政治以及军事权利,全部移交给了朱标,朱元璋只是躲在身后为朱标查漏补缺。
这样不贪念皇位的皇帝,这样权利如同皇帝的太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果朱标不是英年早逝,明帝国传承恐怕真的会延续万年,甚至万万年。
试想一下,后人总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而有朱元璋这个早早培养继承人,以及彻底放权的父亲做榜样,朱标的皇位继承人,肯定也不会差了多少。
如此良性循环,明帝国的强大恐怕会超出想象。
当然,朱元璋虽然同样为朱允炆继承皇位,能坐稳皇位,进行了呕心沥血的铺路过程。
但,朱元璋的行为对大明内部的自我伤害也是不能忽视的。
大明的元老重臣太多了,朱允炆根本镇不住。
而朱元璋,在朱标早逝后,经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生悲剧,加上自己一生心血付之东流,他已经没有耐心像教育朱标一样教育朱允炆这位皇位继承人了。
关于朱允炆上位前,大明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不难看出,朱元璋的确有为朱允炆铺路,扫清障碍的谋划。
从朱元璋坚决不同意削蕃,甚至怕朱允炆被朝廷大臣左右中就不难看出,朱元璋甚至给各地封王留下了靖难的口子。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可见,朱元璋经过了一番清洗,还是怕朱允炆根本镇不住文武大臣。
或许是知子莫如父,又或许是知孙莫如祖,朱元璋深知,除了朱标掌控强大的大明王朝,靖难之战迟早是要发生的。
毕竟,老四朱棣一直觊觎皇位,英明睿智的洪武大帝会不清楚!
只是,让他失算的是,老四朱棣的确如他担忧的一般发起了清君侧。
可却却把皇帝朱允炆一起给清了,这点朱元璋倒是失算了。
人算不如天算,或许时光能够倒流,能给朱元璋重新选择的机会,相信朱元璋第一个会拿下朱棣。
让你清君侧,是为了巩固皇帝的位置,你居然敢造反!
喜欢靖难之战前夜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靖难之战前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