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后亭,位于李府西南角,算是府内少有的散心之地,此时此地倒是热闹。
李家几乎所有本家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在此地,说是家宴。l除了经常来此的李紫煜外还有其父其母,二叔与二婶,与那位将来赶赴白云国的李紫骏与其妹妹,还有就是最后到来的李紫皓。
这次既然是家宴,几名女子干脆是亲自下厨,好在二婶极为擅长烹饪美食,也是精于此道,如果只有自己母亲一人亲自下厨,那么这场家宴的结果十分堪忧。
自古就有女人下庖厨,君子远庖厨的说法,这句话的对错先不去说。
在场男子都很识趣的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两兄弟打算去园中池塘垂钓一番。
一人捧着一根鱼竿并排坐在池边钓鱼。
“哥,你看起来精神状态不是很好,这几天没休息好吗?”
李紫煜惨笑道:
“算不得休息不好,只是有些殚精竭虑。”说着,李紫煜从腰间拿出一块玉牌递给李紫皓。
玉牌入手微凉,品质极好。上刻“文渊”二字,刚开始李紫皓还不明所以,翻过一看瞬间明了了。“东宫”
东宫世上还有几个东宫,无非就是太子居所敢称东宫。
“太子这是何意?”
“何意?一块玉牌定安水国,他是随了心意,不过我们李家的位置就有些尴尬了,与两方都成了不清不楚。
此事我不好出面,紫皓你待我向另外三家表一下意。切记此事绝不可伸张出去。”
李紫皓点了点头。
李紫煜轻而易举地钓起一尾大红色的鲜艳鲤鱼,不过并未将鲤鱼放入鱼篓中,而是又重新放回池中,然后再次抛竿甩钩,周而复始。
李紫煜露出个温和笑脸,道:“不说这些了,这会儿差不多到了吃饭的时辰,屋里那帮天仙似的女人的脾气可不小,咱们赶紧过去,免得误了时辰讨骂。”
李紫皓会心一笑。
两人回屋之后,果然已经准备开席。
这次没有弄什么钟鸣鼎食的排场,就是一张大圆桌,众人围桌而坐。
桌上菜色也是光泽亮丽,瞧着养眼,至于味道如何,还要亲自尝过才能知道。
似乎上次吃母亲做的菜已经是几年前了。不过味道却是让李紫皓有些一言难尽,即便如今想来也是让人精神一震。
李紫皓看着这其乐融融的一幕,忽然有些唏嘘感叹,难怪都说世事无常。只有亲身体会过一些事情之后,才能明白峰回路转和跌宕起伏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才会更加珍惜眼前人。
正好此时李紫皓父亲李闫朝李紫煜那边边望去,笑意吟吟道:“虽然今天是家宴,但在开席之前还是要说一点公事,也是请大家做一个见证,从今日起,我这个老头子就要在伯城颐养天年了,以后李家的大小事务都由紫煜做主。”
在座之人都早有所心理准备,虽然惊讶,但还谈不上震惊。
李紫煜没有露出狂喜之态,竭力保持着面上平静,然后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含蓄微笑。
“紫煜,这十多年你所做的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如今你既已继承了这家主之位,我也有两句话说与你听,希望你记在心上,凡是做决定时都能拿出来细细琢磨一番。
繁花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住,方见脚跟。”
“多谢二叔善言,紫煜定不负二叔所望。”
江陵先生任首辅之时曾说过,做事若是没有头绪,那就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反过来,若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着手,那就从大处着手,由上而下。
李紫煜觉得此番言论言简意赅,可谓直中要害。
多宝阁,说起来那可就真是历史久远了,论起成立时间的早晚,别说李家的其他产业,就是几人所在的这皇城别院也远远不及。
当年李家先祖曾经游历天下,自幼出身世家的他见惯了稀罕玩意,更是喜欢做那包袱斋的生意。后来这多宝阁就出现了。
多宝阁,这名字很俗气,也很大气,可实际上成立之初的多宝阁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商号。没钱没背景,只能算是在江都城中勉强立足而已。
而作为商号创始人的他结束游历返回安水国后不久,便继任成为新任李家家主。
到底是亲疏有别,自己培养起来的铺子再怎么不挣钱也是舍不得的。
可是谁也不曾想到,主人回了安水国后,这个没爹没娘的可怜孩子竟是在寸土寸金的江都城中活了下来,而且历经周折之后,最终成为李家的一处分支产业。
有了李家的支持,多宝阁终于是苦尽甘来,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商号慢慢成长为江都城里为数众多的中等商号之一,不过仍旧比不了今日的蔚然气象。
经过两代李家家主的培养,多宝阁在江都城内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李家插手中原不可或缺的部分。沉寂多年的多宝阁也算是厚积薄发,终于一鸣惊人,在数十年时间中一跃成为江都城内乃至是整个江南都首屈一指的大商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