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决定要前往江南,那么,过两日就走,如今的运河还算通达,月底之前,说不定就可登岸苏扬之地。”
“半年的时间,足够去一些不错的地方了。”
“半年的时间,继续待在书院,进益不会很大。”
“……”
江墨轩应语脆然。
三年一次的正科是错不了的,至于恩科之事,可遇不可求,明岁三月,就是新的大比之年。
时间过得还真快。
一晃又过去三年了。
虽有进益,不足够取中会试名额,更别提殿试了。
如鲸卿此刻所愿,天下间的文盛之地在江南,既然明岁春闱难以取中,那么,还不如花费一些时间去见识见识。
但凡有所得,都比京城有进益。
说不定就取中了。
时间不算少,也不为多。
如今快到六月中旬了,过两日就要离开比较好,只要沿途没有什么阻碍,月底就可一览江南。
有熙民兄作伴,江南不为孤单。
至于盘缠之事,只要不奢靡,只要不前往一些纸醉金迷之所,银钱还是足够用的。
“江南!”
“出生以来,我多在直隶之内行走,还没有出过直隶呢。”
“广继兄先前于我说那件事的时候,我多有迟疑,一则担心前往江南,乱花渐欲迷人眼,说不定还会有损学业进益。”
“但广继兄所言,以我二人在学院的考试名次判断,春闱取中的可能性不大。”
“既如此,江南一行,但有一二所得,就是不小的裨益。”
“二则,则是担心山下的家人,似乎……也不难解决。”
“镇子里有医馆,家里也有足够的钱粮,我这次离京,也不会太长时间。”
“明岁三月就是大考了,我和广继兄暂定在江南过完年,过完元宵节,在一并北上。”
“不过,也说不准。”
“或许年前也能归来。”
“当初鲸卿你前往江南,乃是你的父亲在金陵故。”
“这一次和广继兄离京,只有我二人了。”
“这几次大考,虽有相识一些江南的士子,有些人家住太远,有些人倒是可以去瞧瞧。”
“……”
形貌仍有些清瘦的顾永寿也是一言,此去江南,最坏的结果不过是不能取中。
倘若所得呢?
便可名列桂榜。
多年寒窗,便可有一个结果。
至于名次之类,那是先取中之后才能考虑的事情,那是鲸卿那般惊才绝艳之人才要考虑的事情。
鲸卿当年若是不离开金陵,直接参加次年的春闱,极大的可能性取中,就是可能名次不会很高。
当无后来的会元以及三鼎甲探花之荣。
“预祝二师江南学业大进。”
“至于接下来前往江南,二师可有安排好船只之事?如若暂未定下,就由我来安排吧。”
“我和内务府那里的一些人相熟,若是二师你们乘坐内务府的船南下,一路当顺畅。”
“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归来的时候,亦是一样。”
“……”
秦钟一礼。
游历江南,极好的事情。
以二师的聪慧,当有所得。
明岁说不得就能取中,以了结多年心愿。
自己。
既然知道此事了,当有所为,想着下江南可能遇到的一些事情,似乎……可以有些助力。
江南!
还别说,自己有时候也想要再去瞧瞧,奈何……目下没有什么机会,行程也太远。
运河南下,多耗费一些时间。
如若王仁接下来的海运北上贯通,路线顺畅,以后合适的机会,可以海运南下。
就是不知那一日会是何时。
******
“长乐,越来越厉害了。”
“啧啧,两百六十多万两银子,外加各种衣食用度的物料,加起来,换算成银子加起来,绝对超过三百万两银子!”
“实在是……,鲸卿,你不知道,这两日朝廷正在为户部拨款多少打嘴仗呢。”
“暂定的银子,前期也就一百三十万两,待各地具细情形报上来,再行斟酌。”
“而今,长乐昨儿的一次慈善义举,都超过三百万两银子。”
“这……着实不可思议。”
“不过,这样的事情,目下的京城,怕是也只有长乐可以做成,换成别的人,换成皇族的其余人,都有艰难。”
“有了那么多的钱粮物资,这场北方之地的雨灾,可以做的事情就很多的。”
“父皇今儿上朝的时候,都看得出,心情格外不错。”
“……”
宣南坊!
自从雨过天晴,停歇安静多日的宣南坊,不到半日时间,便是恢复前些日子的正常繁闹水准。
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处处已经建成的区域上,一处处还在建造的工地上,皆有人头攒动,皆有万千混杂之音。
已经建成的区域上,若是民居房舍之地,则……一些准房主之人不住开心的进出,不住打量,不住把玩一处处细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