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香肉在公署大楼的一角呼呼大睡,杨锋却见到了万岛很重要的一群人。
此时此刻,集中在杨锋面前的20几个人,他们就是老和尚艰难挑出的公署智库了。
这些中老年人代表了万岛的最高学识,各个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不少还曾经担任过中高级官员,对于公署的实操拥有不俗的经验。
可以说他们制定出来的方针,起码在10-20年阶段内,都可以有效的引导万岛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分担杨锋的工作。
只是在这个智库正式运转之前,杨锋还需要跟他们统一思想、匡正方向,这样才能保证不会行驶上歪路。
“诸位,我就直接一点了,你们认为万岛未来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
“怎么都不说话?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担心说话会有什么后果,我希望可以听到你们最真实的想法。”
“那么三号先生,能不能请你先回答我们一个问题。”
“好啊!”
“……我叫胡秀虎,这个问题是我自己想要问的,跟其他人无关。”
“呵呵呵,看样子大家心中的顾虑不小呀!我们社会党人坦坦荡荡,没什么不能聊得,胡先生你尽管说好了。”
“未来的万岛,究竟是华裔的万岛,还是当地人的万岛?”
唰……
在场所有的视线,顷刻之间就全落到了杨锋的脸上。
这个问题实在是过于尖锐了,而且敏感的叫人脊背发寒。
在场这20多人里面,大概有15人是华裔,6-7个是当地人,其余的则是少数民族,这个比例就非常的有代表性了。
关键杨锋的回答将会决定很多事,甚至是左右在场众人的态度,说不定一言过后,这个尚未启动的智库就直接分崩离析了。
“呵呵呵,万岛当然是所有人共同的万岛,我们是不会搞什么歧视的,社会党是这么想的,也是如此执行的,在方方面面各位要是看到任何问题,都欢迎你们向公署举报。”
“当真如此?”
“一言九鼎,并且是早早就写入了社会党的文件之中。”
“那么请问,为什么海军的船只,一直在向外运送民众?古今中外哪有国家把自己的国民往外送的?”
说这话的时候,这位胡秀虎是目光灼灼,其余人也自然全都竖起了耳朵。
关于这个问题的困惑,实际上已经在万岛内部流传很久了,不过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杨锋的面提出来,那杨锋就自然更要好好的回答了。
幸好这是早晚要面对的问题,杨锋早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海军送人出去的事情……是真的,我没有必要隐瞒,当然也隐瞒不了,但是我必须言明,这个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绝对不是海军或是公署逼迫他们的结果。”
“……”
“社会党从一个小小的游击队开始,一路发展到今天,代表的都是普罗大众的利益,我们艰难的击败日军,建设万岛,但总有些人敌视我们、误解我们,对于这部分人,公署不想消灭他们、也不想压制他们,送他们离开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
“可是离开了家园,他们又能够到哪里去?那可不是三万两万,而是上百万人呀!”
“路是他们自己选择,命运自然也是他们自己去承担,况且周围几个国家地区,谁拒绝接纳他们了?”
“你这是鸠占鹊巢!”
“哎!胡先生你用错成语了,请问一下,胡先生的家族在万岛繁衍多少年了?”
“明朝末年就开始了。”
“这么说也有300多载了,难道这万岛就不是你们的故乡吗?整个南洋地区的人员流动都很频繁,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哼!”
听这哼声就知道,胡秀虎还是很不服气的,只是没有什么话来反驳杨锋。
自古以来中华就是天朝上国,因各种原因流落到海外的移民,数量也是非常的巨大,今天他们构成了万岛的主体,的确也是没什么好质疑的。
这一条算是杨锋勉强过关了,但是胡秀虎他还预备了下一条。
反正今天杨锋不能彻彻底底的说服他们,那他们是不会为公署卖命的,这大概就是文人学士的骄傲了。
“三号先生,我再请问你,为什么社会党要把全国的土地收归公有,让无数人几代积累的家财烟消云散?让万千民众流离失所?”
“流离失所?这话太严重了吧?谁流离失所了?胡先生能举出例子来吗?我记录一下,立刻就派人去处理。”
“这只是一种形容。”
“不是事实就好,公署才开始运行,难免有所疏漏,真有什么做的不到位,还请诸位一块来监督。”
“……”
“回到刚刚的话题上,为什么要把土地收归国有,这个从历朝历代的破灭就可见一斑,土地在农民手里,允许自由买卖的话,那就一定会发生兼并,最后彻底丧失生产资料、变成流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