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的眼神黯淡下去,希衡则没有时间和这两个小孩儿多说什么,叫亲兵把他们带下去,看管好,末了又多说一句,多给他们一些书看。
大宝还是很疑惑,问:“你既然不相信我们,为什么要给我们书看?”
读书能让人变得智慧有力,她不怕吗?
希衡已经要策马离开,最后说了一句:“读书不只能让人开智,也能让人明理,你们看的书越多,越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至于你们是否想报仇?”
阳光落在希衡的眼睫上,她的双眼清寒至极,却仿佛在阳光之下蕴着无数华彩。
希衡道:“如果你们不怕死,尽管来报仇。”
说完,她策马飞奔离开,大宝和小宝站在后边,呆呆看着她策马的背影,马蹄扬起地板上的尘土,将一切烟尘都远远甩在后面。
希衡怎么可能害怕别人来报仇?
这一世,她封印记忆和修为,成为破杀,开局就险些被官兵押往京城炼丹,后来在白云老道手里蛰伏十多年,才反杀白云老道,活了下来。
再后来,无论是好斗的白云道中人,还是朝廷的人,都想要杀她。
希衡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去了,怎么可能害怕两个小孩子?
大宝和小宝看着她远远离去的背影,别说大宝了,就连小宝心中的仇恨和愤怒都淡了,他们不可能报仇,这位白云法师说得没错,换谁来,萧郡太守都是死字。
大宝和小宝乖乖任由希衡的亲兵,将他们带去安全的地方看管着。
希衡则纵马去了衙门,接手了衙门里的一切东西,衙门里的那些衙役以及师爷都很愿意投诚,希衡再派了信得过的亲兵去对接这些事情。
她要全方位接管萧郡的内政,将整个萧郡作为她的大后方。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希衡又发现了一样事情,那就是——她的亲信中,没几个能真正读书识字的人。
在金麓王朝,读书识字和普通人有壁,只有官宦之家、富商之家的孩子能够念书识字,大多数人都没有学识。
希衡之所以有学识,是因为当初的白云老道要她修炼白云道的禁术,需要看书籍,所以教她认了道书上的字。
希衡会认字之后就自己学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但她的亲信之中,真的没有太多读书识字的人。
田名倒是读书识字,他也有一些同窗能读书识字,但是,这些同窗中又有几个是愿意做造反的事的呢?
能读书识字,就说明他们家境还算不错,没几个人愿意做掉脑袋的事情。
希衡只能另辟蹊径,她接下来要掌管整个萧郡内政的话,需要太多会读书识字的人,最快的办法是从外面招揽人才,还有一个稍微慢一些,但是用处绝对很大的办法就是自己在萧郡内开学堂。
几个夫子就可以教出几十上百个学生。
而且,有学堂在萧郡,会有更多本不能读书、却想要读书的人来萧郡。
希衡将此事记下,打算扔给田名,让他落实。
她自己还忙着肃清萧郡,不会有这么多的时间来办理这些事,这世上,能看书、能教书的文人有许多,可是,真正能策马上阵、战无不胜的帅才勇将却少之又少。
希衡忙了一天,才回到如今的落脚之地,在灯下给玉昭霁写了回信。
她的信不长,寥寥几语,但想必玉昭霁也不会介意。
他们的信在乱世中跨越这么远的距离,送到对方手中时,已经不只是一封单薄的信了。
更何况,希衡和玉昭霁都很忙,他们一个忙着造反,一个忙着政变,全都分身乏术,彼此都有光明的未来。
无论是希衡还是玉昭霁,都忙得如同旋转陀螺,回信时都是从自己见天的忙碌中挤出一滴时间才行。
萧郡作为希衡的大后方,必须好好稳住。
同时,她也不会停下南征北战的步伐。
在将萧郡作为大后方来建设培养时,还发生了一件极有趣却又非常符合人性的事情。
希衡需要管理内政,但是亲信之中所能用的、识文断字的人太少,纵然在不停吸纳外边的人才,也在办学堂,但是,仍然还是缺人才。
这时候,那些萧郡本地的世家大族就坐不住了。
这些世家大族,凡是罪行累累的都被希衡所杀,她也并不担心传出她戕害世家大族的名声,因为那些没有犯事的家族,她秋毫无犯。
这样,哪怕传出她杀有罪世家大族的名声,害怕的也是那一群人,自然会有另一群人愿意入她的麾下。
可是,有些待死的世家大族的人却忍不住了,这些日子杀的人太多,牢房都快关不下了。
总有些脑子灵活的人用尽办法来求见希衡。
当夜,希衡原本在处理公务,外边却一阵吵嚷,希衡抬起头,她的亲兵便匆匆进来:“法师,大牢里关着的那几位彻夜哈哈大笑,说法师要大祸临头。”
希衡并不吃惊,牢里的犯人想要见她免死,如果做出哭哭啼啼的样子,自然不会被通传到这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