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也知道是孙老板来了。
今天他穿一身深色改良唐装,在这洁白的办公室里像落了只苍蝇一样醒目。
跟昨天比简直判若两人。
他手里提着一个造型古朴的紫檀木手提箱。
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既不显得过分热络,又带着应有的恭敬。
“不好意思孟姐让你久等,我来迟了。”
孙老板声音不高,说话的同时身体微微欠身致意。
如果不是他的目光在扫过韩清和行李箱时掠过掩饰不住的不爽。王屿几乎要以为他一晚上时间变了个人。
“孙老板客气了,请进。”
孟姐点点头,态度比昨天离开前有所缓和。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更何况这会儿孙老板礼数周全的让人挑不出毛病。
孙老板跟孟姐寒暄完,这才像刚看到韩清和王屿一般。
视线落到办公桌上那块莫西沙原石时,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探究,“两位老板倒是比我守时……咦,这是?”
他边说边走近两步,目光飞快扫过箱子里剩下的原石。
而到现在他手提箱里装了什么,王屿韩清还一无所知。
“孙老板真能开玩笑。这皮壳一眼还看不出来?”
说话的人是王屿。
今天他才是主角。
当着孟姐的面,韩清那些不好说的话,王屿代劳了。
“莫西沙。老坑皮壳,砂翻得还算匀,紧致。”
孙老板淡淡一笑。一副早料到如此的得意模样。
语气里带着点评的意味,随后话锋一转,挑剔起来,“不过嘛……这砂感太粗。怕是水头不足。气场调和,讲究个‘润泽通达’。这料子本身的气……怕是燥了点。
用来‘纳财聚气’,根基是有了,但生发之力怕是不足啊。”
他的质疑跟反驳不再像昨天那样浮夸。知道四个字四个字的往外蹦,显得有理有据又专业。
一夜之间进步不小。看样子是有高人指点。
“孟姐,再次恭贺。”
孙老板将话题拉回孟姐。没有过多寒暄,直奔主题。
他将紫檀木手提箱放在茶台旁边的地上。
并没立刻打开,而是背着手,踱步到韩清刚才放置莫西沙原石的办公桌旁。
俯身仔细看起来,甚至还伸手摩挲了一下皮壳。
很快,他将目光转向韩清箱子里的其他料子上。
“哦?还有莫湾基?两位老板这效率不赔付都不行啊。”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夸奖。
但结合他刚才对莫西沙的质疑,反倒更像是一种铺垫。
“孙老板,咱还是言归正传吧。你带的东西露出来瞧瞧。”
孟姐发话,孙老板这才动作利落地打开箱子。
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形形色色的原矿石。
与韩清那些形态各异、保留原始皮壳的料子不同。
孙老板带来的原石都是经过加工的。
至少也是扒了皮的全明料。有些雕刻成各种形态的就更不必说了。
还有一些是接近原始形态的宝石原矿。
看样子他昨晚连夜调整了思路。
知道跟王屿韩清纯拼原石是肯定拼不过的。
孙老板的这套应对策略,连王屿都觉得足够巧妙。
找准了自己跟韩清初来乍到,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时间跟合适场合物色除翡翠之外的其他原矿石。
孙老板从里面拿起一块带抹阳绿的小块后江明料,展示给孟姐看,“孟姐请看。调和气场,首要的是料子本身气足、色正、水润。我选的这些,气机外显,效果立竿见影。
比如这块后江。绿意盎然、生机勃发。最适合放在您办公桌的震位。主决策果断,运势如春笋勃发。
而这一块莫西沙……水头足,飘花灵动,放在茶台坎位。主宾主相得,财源如活水汩汩而来。”
他侃侃而谈,将诱人的表现与风水功效直接挂钩。
听起来效果直观、见效快,极具诱惑力。
加上他带来的石头,视觉冲击力的确远胜于韩清那些素面朝天的原石。
一时间在外行眼里,还真有些高下难判。
孙老板有些得意。
他放下石头,目光再次转向韩清带来的那些原石。语气带着几分前辈般的语重心长。
“韩老弟用原石调气,路子是古法,讲究本源。倒也没毛病。
不过嘛……时代不同了。现在环境复杂,煞气也重。
光靠本源那点浑厚但未显化的气,怕是镇不住、也化得慢。原石赌性大,蕴含的‘气’也驳杂未定,直接用来调和精微的人居磁场……”
他微微摇头,露出一点不置可否的笑意,质疑之意更是跃然而出,“姐是做大事的人,时间金贵。太慢的法子……恐怕缓不济急啊……”
他没有像昨天那样直接贬低。
而是从“气”的“驳杂未定”角度提出疑问。显得更有“依据”,也更符合他此刻沉稳的形象。
精准地将“古法”、“见效慢”、“缓不济急”的标签贴给韩清。
同时暗示自己“开窗显气”的料子效果更快更强,更符合现代需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