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来到伦敦之后,亨利他们才被告知斯蒂芬全家人以及朝中的大臣贵族全都去了坎特伯雷,因为斯蒂芬希望他能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安详的去世,然后再运回伦敦,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坎特伯雷大教堂是英伦岛上第一座基督教堂。
当年斯蒂芬就是在这发誓要夺取英格兰王位,他真的得到了英国王位,但是在这十多年里,也给英格兰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战争连绵不断,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他不知道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所以他决定在坎特伯雷死去,算是了结这段心愿。
得知此事之后,亨利和玛蒂尔达马上带着军队又赶赴坎特伯雷,两地相隔并不太远。
到了坎特伯雷城,他却被拒绝进入城堡,负责守城的是斯蒂芬的二儿子威廉。
他在城楼上对亨利说道:“这里没有战争,所以你不需要带军队进来,把你的军队留在城外,你可以带着你的随从和不超过十个人的护卫进入城堡。
或许你也可以到伦敦去等着,我父亲回归天国之后,遗体会送回伦敦,在伦敦你再继位吧。”
威廉这话让亨利不禁皱起了眉,他可不愿意节外生枝,即便对方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这个时候让他去伦敦等着,就可能会出意外。
于是说道:“十个人的护卫太少,我不怀疑你,但我担心其他人可能会有诡计,所以我必须要带一百人进入,作为王储,这也是我的权力。”
威廉想了想,便说道:“我需要去请教大主教,坎特伯雷是他的地盘,他说了才算数,你等着。”
亨利并不担心坎特伯雷大主教伯尔德会拒绝他的要求,因为在此之前斯蒂芬跟教会搞得很僵,相反亨利却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
这主要是因为在斯蒂芬当国王的末期,英格兰教会内部的改革运动持续发展,大量的高级神职人员坚称他们的神权不受世俗王权的限制,他们应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其中以西多会最为活跃,双方矛盾爆发是在约克大主教的任命上,老主教去世之后,谁来继任成为约克大主教,教会和英格兰王室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国王斯蒂芬利用国王的特权直接任命他的侄儿约克的威廉出任大主教,但是事态发生了变化,刚任命不久,当时的教宗英诺森二世就去世了,新的教宗是尤金三世。
而英格兰西多会的领袖克莱尔沃的圣伯纳德与尤金三世关系不错,他成功的说服了尤金教宗否决了国王的这项任命,并废除了威廉,转而重新任命亨利·穆尔达克为大主教。
这激起了国王斯蒂芬的极大愤慨,他下令禁止尤金教宗任命的穆尔达克这位新的大主教进入英格兰。
这件事在英格兰宗教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王权对神权赤裸裸的干涉,让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奥博尔德也坐不住了,他决定去罗马当面跟尤金教宗商议一下如何处理这件事。
不过走之前他向斯蒂芬国王做了请示,希望国王准许他前往罗马。
斯蒂芬拒绝了,告诉大主教,英格兰的事不需要罗马的干涉,结果这位大主教没有遵从斯蒂芬国王的意见,还是执意离开了英格兰,前往罗马与尤金教宗商议这件事。
斯蒂芬认为大主教这是驳了他的面子,对此非常恼怒,立刻下令禁止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奥博尔德返回英格兰,同时还下令将这位大主教的庄园给没收了。
他依旧觉得不解恨,下令切断与西多会的所有联系,转而加入了克吕尼修会,至此国王与教会的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
斯蒂芬以为他占了上风,结果风水轮流转,他没想到有一天他求到教会。
那时候他还没有跟玛蒂尔达他们停战,达成认亨利为干儿子的协议,那时内战正在如火如荼,斯蒂芬一心想让他的儿子尤斯塔斯成为他的王位继承人。
并且希望在他活着的时候就替儿子加冕成为共治国王,将来他归西了,他的儿子尤斯塔斯自然而然的便能够以国王身份统治整个英格兰。
但是要成为共治国王,唯一能够有资格给他的儿子尤斯坦斯加冕的,正好是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奥博尔德。
而双方这时候已经闹僵了,斯蒂芬国王于是找了中间人,准备跟坎特伯雷大主教握手言和,归还他的庄园,并准许他入境,但条件是他要为儿子尤斯塔斯进行加冕。
可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奥博尔德是个有骨气的人,他找了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拒绝了斯蒂芬国王的和解,他宣称给国王加冕,包括共治国王,都必须得到罗马教宗的书面批准。
所以这件事如果没有得到尤金教宗的批准的话,他是不会给斯蒂芬国王的儿子尤斯坦斯进行共治国王加冕的。
而尤金教宗跟斯蒂芬国王也闹翻了,因为之前尤金教宗任命的穆尔达克大主教被斯蒂芬国王驱逐了,不准他进入英格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