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风熄。
行于林道当中,唯有时而三五野狐悲鸣与满天群星相伴。
然而,此刻的李桐却不觉有几分惊俱,反倒是有种莫名的享受。
许是山林里野惯了,也渐渐的没了城里人的娇弱。
渐渐地和这白茫茫一片山川大地,有了感情。
三年来第一次下山,亦也是第一次前往那往日里只是远观的虎踞城。
若说心里没点小期待,那是假的。
但至于说又能有多少期待,李桐自己也不知。
毕竟他所来的目的,另有其它。
一路乘着月色行走,直到天将将蒙蒙亮之时。
李桐方才到了小小县城脚下。
心里暗骂一声那王野不能挑个白天来,又害得自己熬了一夜。
抬眼望去时,低矮城墙之下,已然是有衣着破旧勉能蔽体的人在排着队,等待着施粥。
今年风雪更胜往昔,四下乡里房屋被大雪压倒者已然不是个例。
在没了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向周边城市流亡寻求庇护是人求生的本能。
只是,看眼下这个光景,显然虎踞城中的老爷们也并没有那个能耐,或者心思将他们安置下来。
唯有在城外设一粥棚,聊表心意。
目光在那身着白衣正熬煮着清粥的健壮女子身上一探而回,李桐没有过多深究下去。
天灾人祸,官府不作为。
那自然会有别有目的人站出来替它做,今日即便没有白衣,亦是会有红衣、绿衣。
回想着记忆当中古今以来那一票子邪教的发展历史。
李桐心中笃定,除了这施粥外。
不消多看,便就能猜到,一定会有行医救难,笼络民心。
不置可否的摇摇头,李桐略过可有可无的守城兵丁。
在一阵质疑的目光当中,循着周不二所告知他的地址,缓缓寻去。
即便本身在之前并未亲自行走于此城当中,但当现实与记忆渐渐相合之时。
李桐却是生出一种似曾相识,好似来过的错觉。
街道两旁小商小贩,已有开门营业的。
但于蒙蒙天际当中,整个虎踞城都尚还是显得有几分冷寂。
“许是天还未亮的缘故?”
李桐寻了一个理由。
抬头看看悬于空中的招旗,上书:李氏馄饨。
视线扫过内里简朴但却格外干净整洁的桌椅,心头不由升起一份好感。
进内坐下,对着那于灶台前忙碌的身影招呼道:
“婆婆,来一碗馄饨!”
“好嘞,客官,稍等片刻。”
头发花白,但精神奕奕的老婆婆匆忙回头一道。
继而又对内里大声唤道:
“小花、小花,死哪去了,有客人来了,还不快点来上招呼一下。”
片刻之后,一个面色红扑扑的小丫头从屋中快步跑出。
手拿抹布,到了他的桌前,踮起脚尖尽力的抹拭着本就分外干净的桌面。
“好了,好了。”
李桐笑着摆摆手,打断小姑娘的无用功。
问道:
“小姑娘,我第一次来这虎踞城中,不知这里可曾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啊?”
名叫小红的姑娘皎洁的眨巴了下眼睛,说道:
“大哥哥,若说好吃,那肯定是我家这李氏馄饨了。”
“自从婆婆的婆婆开店至今,已经快要有百年的光景,城中人人吃了都说好的。”
“还有嘛,那城东张麻子家的烧饼也不错,赵家的糖人......”
小姑娘板着手指头,如数家珍。
“哦哦,还有那朱家的烧肉,可好吃了!”
说着,吞咽了下口水。
“客官,馄饨来了。”
李婆婆将一大碗馄饨端上,清亮的汤水当中,似是元宝一般的馄饨沉沉浮浮,几点葱花点缀其上。
一下子,便是让李桐升起几分食欲。
“去去,一边玩去,一天天的就知道捣乱。”
“客官,可莫要听小孩子瞎说,老身这不过一馄饨摊罢了,哪里称的上百年老店。”
李桐笑笑,汤勺舀起。
一口热意下肚,似是驱散了冷冬当中的寒意。
于婆婆絮叨但却并不惹人厌烦的话语当中,热气升腾。
渐渐遮掩了面容。
“好吃!”
他如是称赞道。
......
“且要紧记,此事你不要插手其中!”
“只需照着我给你名单上的人名,寻个僻静的时机,挨个的将那图纸与账目扔过去即好。”
“他们见了,只要不想家破人亡,便一定会如约照做的。”
街头小巷,寻常人家的门前。
两道身影像是寻常邻里打招呼一般的身影,站立在那里。
低着头的周不二压下眼神当中的惊讶与疑惑,仔细倾听着李桐所交代的一应话语。
自从屈居于李桐身下做事以来,除了当年不愿回首的那一晚。
他再未听到其以这般严肃的方式说话。
“这事,怕不是有大风险!”
心中如此念头升起,便听李桐的声音再度传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