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苏子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苏轼下笔写第一个字时,许平安就明显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像是有一股肉眼不可见的文运之气,从四面八方缓缓聚集过来。再通过苏轼手中的毛笔,写成文字,落在那张宣纸上。
周围原本还有些嘈杂的声音,似乎也受到这文运之气流动的影响,瞬间就变得安静了许多!
“念无与为乐者,遂寻许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当“怀民”二字落笔的时候,许平安又立即察觉到,围绕在周围的文运之气竟分出来一部分,缓缓灌入到自己体内!
紧接着,体内的法术修为,竟然也得到了一丝肉眼可见的提升。
虽然提升幅度并不大,但也让许平安心中暗自惊讶!
“难道说,这也算是儒道之法的修行么?”
许平安深吸一口气,按下心头的情绪,继续看过去——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也不知苏轼是提前打了腹稿还是临时的文思泉涌,竟然都没有停下来思索片刻。
就那般旁若无人的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那些原本流动的文运之气,似乎被他随意抓取,再与体内的浩然正气相互杂糅,最终一并融入到笔下的文字之中。
这就使得那宣纸上的每一个文字,好似都带上了些法力波动的气息!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当最后一个字写完收笔时,只听“嗡”的一声清鸣,突然从那纸张之上扩散开来。好似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宣告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许平安心中微微一动,连忙凝神看去。
果然便见那宣纸上的墨汁、字句、以及宣纸本身,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并且还隐隐开了一丝懵懵懂懂的灵智!
“这是……法器!”
没等许平安开口发问,对面的慧明方丈就已经忍不住脱口而出——
“落笔成器!居然是落笔成器!”
旁边一众年轻和尚也是满脸震惊——
“什么?竟然是落笔成器!那可是能跟言出法随相提并论的高阶法术啊!”
“只消留下墨宝便能炼成法器么?至少也需要有儒道三品之上修为才能做到吧?”
“居士竟然已经突破到儒道三品了?”
“再往上,就是半步圣人了……”
一众和尚都被苏轼这一手给震住了,便再没人怀疑其他。
苏轼连忙摆手:“各位言重了,苏某今夜才刚刚突破了儒道五品而已!”
“只是携带着突破的余威,再加上忽有所得,才凝结成了这篇文章。没想到,居然成了一件下品法器……”
慧明方丈依旧是双眼火热,赞道:“居士还不到而立之年,便已入儒道五品。此等天赋,再加上超人一等的文采,将来踏入圣人之境,怕也是指日可待!”
“方丈过誉了!”
“居士他日若是真成了圣人,可千万别忘了承天寺的好处!”
“……”
慧明方丈心中还有正事,又吹捧了几句,便急匆匆带着一众武僧离开。
剩下三人却没急着走。
许平安好奇的盯着那篇短小的游记,笑道:“苏兄,我看这法器……是假的吧?”
“果然还是被怀民识破了,哈哈!”
苏轼哈哈笑了笑,点头道:“想要炼成儒道法器,哪有那么容易?苏某只是使了个小手段而已!”
说着,只见他用手轻轻一抖,便见那宣纸后边,竟掉出一块小纸片。
定睛一看,只见那纸片上面,还留着一块熟悉的红泥印章!
翠花立即喊出声:“这是……那页圣人册的残片?”
“不错!”苏轼点头,颇有些得意道:
“这一片是先前在鬼城之中,被那鬼将斩下来的。苏某便将它藏于宣纸底下,利用印泥展示威能,才让宣纸散发出法器初成的气息!”
许平安恍然:“怪不得,连慧明方丈也被骗过去了!”
苏轼小心翼翼将那篇文章收好。
又道:“虽然没能制成法器,但其中也融入了不少的文运之气和浩然之气,算得上是一件儒道法器的炼制材料……”
“正好可以用它来修补圣人册,估计最多几日之间,便能将圣人册修复如初了!”
许平安松了一口气,接着问道:“方才听苏兄和那慧明方丈的意思,这儒道修炼,也分品级么?”
“那是自然,”苏轼点头:“圣人之道,细分之下,共有九品!”
“九品为最低品级,依次往上,能够调动的圣人之气和儒家法术也会越来越多……”
“为兄今夜从六品突破到五品,以修为而论,便能跟修行者中的筑基后期修士相当了!”
“再往上,儒道四品如结丹。若是踏入三品,便是半步圣人,修为更可与元婴修士不相上下……”
“儒道二品为半圣人,一品为圣人。此二者,千百年来,也不过才出了那么寥寥几位而已。苏某是不敢去想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