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其中一种情况发生,晋国忙着跟楚国交战,想干涉齐国吞并莱国的行动,要么是有心无力,不然就是干涉力度不足。
晋国目前没有必须进行的战役,等于说晋国将拳头收了起来,随时都能够打出去。
面对一个蓄势待发的晋国,多么天真才让齐国君臣认为还能够完成既定目标呢?
所以,现在的齐国君臣该想得事情是什么?他们该想方设法来让晋国不对齐国实施军事行动,尽可能地保住既有的战果。
在国佐出发之前,齐国君臣其实已经讨论不止一次,他们做好了迎接最坏结果的心理准备。
“周天子接纳了莱君的投效。”楼令说道。
这其实是周王室面对不再忠君的齐国,进行的一种反击。
如果莱国仍旧是那个东夷之国,那么齐国对莱国做什么都是属于政治正确。
换作莱国成了诸夏体系的一员,齐国与莱国的战争变成诸夏体系的内战,等于其他诸侯自动获得干涉的理由,尤其是作为霸主的晋国天然就该主持公道。
什么?
晋国已经不想当霸主,要干取代周王室的事业?
那个跟晋国还是霸主有冲突吗?
没有的。
姬周对殷商进行了取代,两者有君臣的名份存在,可是文化上存在不小的区别,不能完完全全定义为继承。
晋国取代了周王室,两者是君臣也是亲戚,文化上不存在太明显的区别,制度也将一样,怎么看都是一种继承。
那样一来,晋国真的可以合理地接过原属于周王室的权益。
若是周天子以禅让的方式将名份过渡给晋君,无疑会让晋天子治理天下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因此,无论晋国是否取代周王室,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能够干涉齐国对莱国的行动。
尽管国佐早就知道晋国不会干看着,得到楼令侧面的回答,心里还是感到异常的抑郁。
“若是我们撤兵呢?”国佐问道。
可以视作国佐在询问晋国会不会讨伐齐国。
楼令根本没有迟疑,直接说道:“即便是齐军全面从莱国撤军,没有占领莱国的一寸土地,我们还是会出兵讨伐齐国。”
做错了事情,没有得到惩戒,世间还存在公理王法吗?
只不过,国佐知道会是那样,得到楼令的正面回复,清楚楼令是看在已经成为姻亲的份上坦言相告。
“当然,你们撤军与否,决定了我们的惩戒力度。”楼令说道。
诸夏毕竟是诸夏,有小惩大诫的玩法。
因此,肯定是看齐国的态度嘛。
国佐叹息了一声才道谢:“多谢楼氏之主直言。”
还有什么事情吗?
国佐其实没有其它事情,只是不能达到目的之后就离开。
两人接下来不谈国事,聊了一会才让国佐提出告辞。
楼令比较客气地送到大门口,目视着国佐乘车离去。
回到大厅,楼令看到乐呵呵的郤至,委实是不知道在乐呵什么。
“才刚成为姻亲,没有多久就要率军讨伐,你是什么心情?”郤至乐的是这个。
楼令没有太复杂的心情,如实说道:“为国效力而已。”
成为姻亲就不打?那么很多战争根本不会爆发。
国家与国家的首脑有血缘关系,打起来更狠才是主流啊!
喜欢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