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柴房里的劈好的木头绊子不是人家高知青帮你劈得,还有你那屋的炉灰,每天不是......”
“哎呦呦好了,说不过你,我认输还不行吗?赶紧往前挪挪,快到我们了。”
眼看着前面的队伍已经空出来了一块位置,陈书宁也赶紧往前走了几步,还好他们知青的位置已经算是最后了,也没人插队。
好在这会儿的风雪是终于停了,没了呼呼的北风,倒是没那么冷了。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轮到了陈书宁,大队部的办公室里,王会计在领粮食的账本上找出人名和对应领过的粮食,然后在用工分减去领出来的粮食,剩下的再折算成工分。
尽管陈书宁已经往低了估算自己能领到的工钱了,可到手的钱还是比预估的还要少一些。
看着手里的八块七毛钱,陈书宁不禁感叹这个时代农民的不容易,辛辛苦苦干了将近两个多月,除了那点口粮就只得了这点钱。
而排在她后面的顾心怡更惨,非但没有领到工钱,反而还要倒找大队钱好几块钱。
这还是她粮食要的少,当然也是她的工分挣得少。
像许来娣要的粮食就比她还要多一些,可人家却还是领到了十几块钱的工钱。
就连王春妮也领到了一块多钱的工钱,只因为她们的工分比较多。
回到知青院的老知青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可新知青却都有些忧心忡忡的。
想着秋收那会,他们新知青除了杨婉秋之外,一个个可都是起早贪黑的在干活,结果就只能挣到这点钱。
对于挣多少钱陈书宁倒是无所谓,反正她也不靠这个吃饭。
将兜里的八块七毛钱扔进空间里的零钱盒里,急急的锁了门后坐在炕头,拿了专门留着白天盖腿的小被子搭在腿上。
又从空间里拿了杯热可可一口气喝了大半杯后,陈书宁才感觉冻透的身子暖和了过来。
这才重新穿戴好拿着工具出门接着扫雪,一早上光顾着疯闹了,雪根本就没有扫多少,更何况那会儿天上的雪还没停,他们去领工钱的时候院子里又积了不少。
虽然外面依旧很冷,可至少自己门前的雪还是要扫一下的。
陈书宁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知青在扫雪了,高宏远和王志已经将自己那屋门前的雪扫的差不多了,这会儿正在扫顾心怡那屋门前的雪。
那边的顾心怡回来的路上虽然叫得欢,可其实她也并没有多在意能挣多少钱,要知道黑市那边,她可是要比陈书宁去的还勤快。
如今的顾大娘已经俨然成了红旗镇黑市的食品大亨了,只要她一出现在黑市里,她的摊位都会被围得水泄不通。
就是黑子他们也不是没有找过她,不过顾心怡担心大宗的粮食交易会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所以一直谎称她手里的粮食都是城里的亲戚自己舍不得吃,自己又不方便来黑市这样的地方卖东西,所以才托了她过来帮着卖的。
因为顾心怡每次去也就几十斤的细粮和少量的肉蛋糖油。
看着倒也像是吃供应粮的城里人省下来的,所以后来黑子他们也就没有再找过顾心怡。
倒是那些手里有钱没票的人会定期来找她买东西,所以顾心怡的手里大钱是没有,可养活自己的钱却是不缺的。
更何况她的空间超市里有得是粮食,虽然她的空间没有重置功能,可就超市仓库里那些粮食也足够她连吃带卖的,坚持到改革开放以后了。
到了那个时候,超市里的其他商品也就能够陆陆续续出售了,所以有着空间超市的顾心怡倒也从来都没有担心过会没钱花。
外面的雪有高宏远和王志帮忙扫,刚刚冻坏了的她也就懒得出门了,和陈书宁一样在炕上暖和过来后,就下地开始准备午饭。
自从下乡以来,除了同高宏远闹别扭的那几天之外,她一直都是在做三个人的饭,早就已经习惯了。
将足够三个人吃的大米用盆装了放进锅里蒸上,然后就开始料理菜。
秋收那段时间王志的家里寄来了一些粮票,都被他买了大米,再加上顾心怡时不时的往米袋子里添一些,那五十斤大米可不就一直吃到了现在。
高宏远和王志两个男人不会做饭,在这方面比较粗心,顾心怡又有意的隔三差五做几顿玉米碴子高粱米什么的,所以两人一直都没有发现。
菜就一荤一素好了,前天分到的野猪肉还没来得及做,她打算今天中午拿出来点做个干锅野猪肉,再弄个爆炒大白菜就好了。
别看高宏远和王志是海市人,可两人却都很喜欢吃辣。
而她上辈子就是地地道道的川妹子,那更是无辣不欢,所以顾心怡平时做菜的口味偏辣。
顾心怡拿出来的是一块猪里脊,这个位置的肉偏瘦,大家都不愿意要,就只有她和陈书宁各要了一块。
爆炒大白菜主要功夫都在火候上了。
葱姜蒜和红辣椒洗净切碎,白菜洗净控水后切大块备用,锅中加油烧热,先放入葱姜蒜和红辣椒炒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