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打开木盒子,一股香甜的味道就飘出来。
她拿出一块栗子糕,“于经理,你尝尝这个栗子糕。”
于胜利接过来,见这糕点呈现暗黄色,确实是栗子,形状是圆的,表面有莲花花纹。
刚刚那股香甜的味道就是这个!
他吃了一口,栗子的清香在口中蔓延,又带有糖分的甜,口感是软的,又仿佛能吃到栗子的颗粒。
简直太好吃了。
他两口吃完一块,双眼都亮了。
顾春心想,“妥了!”
面上倒是还带着礼貌的笑容,又拿出一块山药榛子糕给他尝尝。
等吃完这块糕点,于胜利已经盯上她的木盒子了。
“那个,这位同志……”
顾春笑着说,“忘了自我介绍,于经理,我叫顾春。”
于胜利现在脸上是真挚的笑容,“好,顾同志,你这些糕点,是想放在我们副食品店卖?”
他已经猜出自己的目的,顾春就不拐弯抹角了,“是的,于经理。”
于胜利沉吟了一下,“这样的糕点你们还有多少?”
“于经理,目前第一批就做了这里这些,现在还剩50块。
您可以先试试售卖,再跟我们订货。”
听到只有五十块,于胜利还有点失望,这都不用试,肯定会好卖。
这种糕点很新奇,而且味道比现在架上的那些还要好。
“就是这价格……”
顾春胸有成竹,“我算了成本,一块给您三毛钱,您看怎么样?”
现在他们在卖的酥饼,一块用了油、糖、面粉,平均要八毛钱一块,而且还要糕点票。
于胜利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毕竟这糕点他也吃得出来,放了糖,可能还有面粉,这些成本都不低。
“行,五十块糕点你留下,我让财务把十五块钱开给你。”
顾春收到钱之后,于胜利送她出门。
走之前她给于胜利写下了顾家村村委会的电话,如果下次还想订货要提前说一声。
-
回到家,顾春才把钱拿出来。
看到十五块钱,何玲眼睛都瞪大了。
就那么些糕点,卖了十五块!
“春啊,这副食品店怎么肯花这么多钱买咱那糕点啊,该不会还要来找我们要回钱吧。”
顾春摇摇头,“大伯母,不会的。我一块给他们的价格是三毛钱,五十块就是十五块钱啊。没有问题。”
“三毛钱,就那一块糕点?”
“大伯母,你知道吗?我上次给肖师父买的糕点,一块八毛钱还要票!
咱们这个给他们三毛钱,他们可以卖六毛钱不要票,肯定有人买。”
何玲摇着头,“不得了了,你这丫头,可真聪明啊,一下子就给你赚了十五块。”
顾春拿出五块钱给她,“大伯母,这是你的,你帮忙做的糕点。”
又给孩子们一人发了一块钱,“这是你们帮忙捡栗子的钱。”
给大伯发了两块钱,“大伯辛苦了,双倍工资。”
何玲拿着钱有些惊讶,“春啊,你分钱干什么?自己拿着吧,我就是帮了个忙而已,怎么还能收你钱呢。”
孩子们看大伯母不收,也不敢拿了。
顾春笑着说,“大伯母,这是你应得的,你们也都拿着吧。”
听到大姐发话,孩子们都把钱收起来了。
何玲还想说什么,顾春赶紧说“大伯母,现在我们来商量之后的事情。”
“什么之后的事?”
“现在按政策是不可以个人经营的,我想着,这糕点大部分是你做的,你有技术。
咱们跟村支书商量,在村里弄一个小作坊,招几个村民,一块做糕点。
你就算技术入股,到时候拿分红。”
听到她这么宏大的计划,何玲和顾大牛都愣住了。
这可是件大事啊!
可想而知,要是这个作坊办成了,村民能有多开心!
首先是能赚钱啊,一块就能卖三毛,成本不到一毛钱。
栗子、榛子和山药是山上野生的,糖和糯米粉都用得不多。
成本真的很低。
还有就是,他们都能有工作了啊!
农村人一直想进城,就是因为有份工作,可以领到工资。
他们越想越觉得这事不可能,就是在做梦。
顾春无奈,心里叹了口气,
“大伯,先不说能不能成吧,咱们先找村支书说说这事。”
顾家村的支书顾建国,现在最喜欢的就是顾大牛一家。
出了个进城工作的顾珍珠不说,那顾夏还能带个老大夫来给他们免费看病。
他自己就是多年的老风湿,被他几针下去,现在已经好多了!
现在听说顾春想帮村里办个作坊,把东西卖到供销社去,他更是惊叹,这家人都是人才啊。
就是这事他也没信心啊,就这么口头计划,有什么用?
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接到了副食品店打来的电话。
听到顾春在电话里跟于经理商量,要加一批糕点,两百块,明天就要!
他立马通知村干部都来开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