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钧不仅能给顾夏讲林家的情况,他还能讲讲医学研究上的事情呢。
他在港城也投资了几个有名的生物研究室、药物研究室。
所以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也不少。
内地现在的水平还远远比不上港城,所以顾夏也算是学习了先进的理念。
聊着聊着,顾夏不禁对陈赫钧有了点好感,觉得这位陈先生,知识渊博,能言之有物,说话做事也都很有逻辑性。
不过好感归好感,这人看起来太厉害,不太适合他姐姐。
所以顾夏对他仍然有防备心。
……
到了四五点,英国那边已经是早上了。
林正溪和白素心一大早就起来,催着秘书给陈赫钧打电话。
陈赫钧接起话筒,就听见林正溪中气十足的声音,“小陈啊,我是你林爷爷。”
“我知道,林爷爷,您身体好点了没?”
“我好了,小陈啊,别说那么多话,把电话给我外孙女,她在吧?”
陈赫钧有点无语,林爷爷竟然寒暄两句都不肯了,这么着急。
但还是回答道,“在呢,顾春和顾夏两人都在。”
白素心抢过电话,“三宝,我是白奶奶,你快把电话给我孙子孙女。”
陈赫钧本想说,不要喊我小名,但看白奶奶这么着急,就直接把话筒交给顾春了。
免得被人嫌弃。
顾春接过话筒,有些紧张,“喂,你好。”
白素心声音有些哽咽,“喂,你是顾春吗?”
顾春:“嗯,我是顾春。”
说完她捂住话筒对顾夏说,“小夏出个声。”
顾夏对着话筒,“你好,我是顾夏。”
白素心:“诶,小春,小夏,我是外婆。”
林正溪也凑近了话筒,“小春,小夏,我是外公。”
顾春和弟弟对视一眼,对着话筒喊了,“外公、外婆。”
大洋彼岸的两位老人,听见这声外公外婆,眼泪都不禁流下来了。
“诶,好孩子。你们过得还好吗?”
顾春:“外婆,我们过得很好,你们两位身体还好吗?”
……
顾春两姐弟陪着两位老人聊了很久,一直到挂了电话,白素心还依依不舍的。
林正溪跟孙子孙女聊过天以后,也很想见见他们了。
那是他最爱的女儿的孩子!
于是他立刻拍板,“素心,我们回去吧,回港城。”
白素心皱眉道,“可是你的身体……”
林正溪想说自己没事了,但也知道白素心不会放心,就喊了私人医生进来。
医生给他做了个全身检查,就跟他们说,林正溪休养了大半年,身体已经渐渐康复了,是可以回去港城继续疗养的。
不过他叮嘱了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
白素心这下放心了。
当天下午,他们就启程准备飞回港城。
而此时的顾春和顾夏,挂了电话已经是下午六点多了。
陈赫钧又主动提出带他们去吃饭,顾春不愿让他破费,“不用了,我们回去招待所那边吃吧。”
顾春想起她看到招待所旁边有一家路边摊,看起来还挺好吃的,打算去试试。
陈赫钧答应了,但是等他开车到招待所,两人要下车时,他说,
“要不你请我吃饭吧?这个时间点,我也有点饿了。”
顾夏心里骂他,这个奸诈小人。
顾春当然是同意了,人家都请她吃两顿大餐了,她就请个晚饭有什么好拒绝的。
“可以是可以,只是我们要去吃那个路边摊,你能吃吗?”
毕竟他看起来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少爷,不一定会吃路边的东西吧?
陈赫钧笑了笑,“你以为我没吃过路边摊吗?在港城,这样的摊子很多的,我们平时经常就在路边小店吃饭或者吃面。”
原来如此,顾春倒是不知道,港城的有钱人也是吃路边小店的。
他们一边说着,就走到了那家店。
是一家潮汕人开的粿条店,顾春不太清楚那是什么,但看到别人桌子上的,感觉和广州吃过的河粉有点像。
陈赫钧在港城也吃过粿条,就和他们介绍,
“跟河粉不太一样,但也是一种主食,潮汕人的粿条汤很好吃,你们可以试试。”
这里点餐很随意,没有那么多种类,反正就是要一碗什么价格的,随便老板放料。
如果有忌口的说一声就好了。
刚好三人都没有忌口的,就一人要了一碗五毛钱的。
等到粿条上来,顾春觉得很惊讶。
这一大碗,他们叫大碗公,就是北方的面碗。
汤是熬的骨头汤,粿条是细的,带有米香味,汤料很丰盛,有虾、鱿鱼、猪肾、猪肝和肉片。
顾春和顾夏吃得很开心。
果然,华国美食还得看广城。
……
顾春本打算第二天就离开深城,但因为爱上了楼下那家粿条店,她又和顾夏商量再待两天。
就这样,她每天在招待所画画设计图,写写商业计划,到了下午就和顾夏到处去逛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