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的内容变成各种罪证:埃里克森表示愿意在世界杯后离开英格兰国家队,所以他对英足总不忠,假设“酋长”控制维拉,埃里克森愿意接受3年500万英镑税后工资,所以他对现维拉教练奥利莱不公,所以联赛教练委员会应该制裁他,他放肆评价各位英格兰国脚:欧文不满弗格森将他列为托雷斯的替补,却贪图红魔开出的高工资,鲁尼性格有缺陷是因为出身贫寒,费迪南德太懒.
更搞笑的是,他表示自己能把贝克汉姆弄到维拉去,所以他在进行潜在转会暗箱操作.
短短三天里,英格兰队的烦乱,从伦敦SOHO广场蔓延到马德里郊外的训练营,主帅埃里克森被足总请去“坦白心声”:“你到底想不想干?”
贝克汉姆被记者围攻:“埃里克森真的能令你离开马德里吗?”
无数英格兰国脚的周末清梦,被一个电话吵醒:“我是埃里克森,你看报纸了吗?对不起。”
小报,狗仔,制造新闻.过去三天的事情告诉世界,足球界必须正视这些“狗”的威力。
2004年欧洲杯前,被“性丑闻”弄得焦头烂额的贝克汉姆,一怒之下把《太阳报》记者关在了英格兰训练营外。
但,这不能阻止他在葡萄牙闷热的夜里,把两个致命的点球射向门将或者天空。
大报走向小报,小报走向疯狂,体育变成娱乐——这是默多克闯入后,英国媒体无法回头的现状。
英国社会已经不同往昔,普罗大众印象中那种人们拿着报纸政论,在咖啡馆里津津有味讨论的日子早已成为历史。
报纸的娱乐化趋向日益增强,体育版面被大幅度扩容,《太阳报》被默多克改版后,上面的“猛料”让所有英国读者大开眼界。
与此同时,英国记者再不像从前那么惬意了——冗长的比赛评论越来越难以挑起人们的兴趣,记者在俱乐部酒吧里尽享美酒后,再摘录两段新闻发布会谈话的好日子,正在变成历史。
每一个阴郁的英伦工作日里,豪门和国家队的新闻接待室,可以看到无数焦急的记者在等候“猛料”。
一些“小报”开始铤而走险:他们编造假新闻,或者“设套”诱使采访对象上钩。比如这次“诱奸”埃里克森的穆罕默德,其实在2001年就用相似的方式,骗过英国王室的索尼王妃一次。
面对疯狂的媒体环境,其实每个教练都想把自己的球队“隔离”于干扰之外。
但方法的高下却有云泥之别。
许多教练选择了徒劳的回避和不接触。比如埃里克森——五年半来,他一直对英国媒体彬彬有礼。
但没有用,他最终收到了两次偷拍,两次“丑闻”爆料,一场“情景剧”——没有人能够预计,这场风波会给英格兰的世界杯之旅产生什么影响。
英格兰国家队主教练这个位置,被称为是英国仅次于首相的“第二重要职位”,要挖掘大新闻,国家队主教练当然是首选人物之一。
以往历任英格兰主教练,都未能逃过《太阳报》报系或者另一家小报《每日镜报》报系的屠刀:博比—罗布森曾在1986年世界杯被爆过绯闻,格拉汉姆—泰勒是个“无头公鸡”,维纳布尔斯和热刺前老板舒格的经济纠纷被连篇累牍地报道,霍德尔先把1998年世界杯日记卖给《太阳报》,随即被《太阳报》捅出他对残疾人的宗教置疑.
埃里克森难道没听说过泰勒那句明言:英格兰队主教练,40%精力用来带队,60%精力得对付媒体。
以《世界新闻报》轰轰烈烈七大版的调查报告声势,大有将埃里克森彻底击溃的味道,可这对英格兰国家队的世界杯梦想不会有多少帮助。
或许埃里克森能顶住这番攻击逃出生天,甚至能化解危机,让英格兰队变得和1998年的法国队那么团结,可《世界新闻报》以及默多克麾下的其他媒体《泰晤士报》,天空电视台对此事的制造和渲染,只能让人为英格兰球迷悲哀。
埃里克森有一个特点,恐怕是《世界新闻报》永远也无法打败的——这个瑞典人总是那么冷静。
丑闻爆发之后,埃里克森的第一件事是和他的国脚们打电话交流,先摆平内部关系,然后再和英格兰足总官员会面,其中包括足总CEO理查德—布克,这应该是危机公关的正确选择。
至少目前显示的答案是:世界杯之前,埃里克森帅位不动。
《世界新闻报》还在强调他们的故事没完,“下周还有更多猛料。”
这更像是吸引读者下周继续买报的促销术。
《世界新闻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他们或许真想埃里克森下课,可是就像一个英格兰足总执委所言:“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预选赛输给北爱尔兰之后,他真可能下课。现在距离世界杯这么近,很难把他解雇了。”
埃里克森还没有发表一个公开说明,不过通过足总他表示:“我想要向所有人,尤其是球迷保证,我对英格兰队主教练职位百分之百负责我已经这么对足总说过,而且我非常珍惜他们给予的支持我今天已经和相关队员谈过,他们的反应让我高兴,我很自信自己和他们的关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