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当中,但是她还没有找到学生,沈霜儿和千寻去了街上,找了四家做包子馒头的小商贩,包下了他们今天所有的包子和馒头,这些商贩见来了这么大的单子,纷纷要给沈霜儿打折。
沈霜儿没有答应,这些商贩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养家糊口不容易,他们多挣一些的钱,家里的父母妻儿就能生活的好一些,而这些钱对她来说无足轻重,对一个小家庭来说就不一样了。
千寻去雇了一个拉车的,将所有的包子馒头都放入了车里,他们一起坐车去了城外的土地庙里。
路上这个车夫跟他们说了很多荆州的事情,荆州人多地广,水土极好,可是很多土地都掌握在世族手中,他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也并没有想象中过的那么好。
他家里本来是有十亩地的,可是后来因为殷家二爷看上了他们村子的水土风光,想要在村里建一个庄子,就强制买了他们的土地,这里的地价贵一亩上好的地卖到十五两,可是他们却用下等地的价钱买了他们的土地,只给了八十两银子便了结了。
他们去府城状告殷家,可是殷家买通了衙门的人,他们连衙门都没有进去就被赶走了。
家里没了地,他还有两个儿子没有娶媳妇,都不得已只得出来拉车讨生活,他的两个儿子在码头上扛包,一家人生活的很艰辛。
沈霜儿想起学堂里还需要一些青壮年帮忙守卫和干活,见眼前的车夫憨厚老实,心里起了招揽他的心思,便问他叫什么名字,车夫回答道:“我叫陈大龙。”
沈霜儿告诉车夫,她开了一个学堂需要两个打杂的人,问他愿不愿意来,车夫听后自然乐意,好不容易有人能雇他干活他自然愿意,满口答应着,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车夫得知沈霜儿去城外是去给那些乞丐送吃的,陈大龙知道自己这是遇上善人了。
到了城外以后,他们拿着一些包子馒头进了庙里,沈霜儿向千寻示意,千寻瞬间就懂了,他站出去高声说道:“我们小姐为了祈福,今天专门来这里送吃的,需要的人,可以排队来领。”
千寻一说完就有很多人走上前来排队,有大有小,有老有少,陈大龙也自发的帮忙给他们发馒头和包子,一人一个馒头一个包子,沈霜儿偶尔还会询问孩子们一些问题。
有个大一点的孩子跟沈霜儿说,他们现在这些人只是破庙里的一部分,因为沈霜儿是上午来的,很多孩子都出去乞讨了,不在庙里。
沈霜儿就问他:“那你为什么没有去呢?”
男孩说:“我爷爷病了,我要照顾他,所以就没去。”
“你爷爷病了,你带我去看看他。”
男孩看了一眼沈霜儿,犹豫了一瞬就带她去了。
刚进去就听见了剧烈的咳嗽声,男孩赶紧跑过去扶起老人,将手中的馒头和包子给他看,“爷爷,有好心人来给我们送包子了,你看爷爷。”
老人坚持着跟男孩说:“你吃吧,爷爷不饿。”
男孩听老人如此说,倔强着说:“要是爷爷不吃,那我也不吃了。”
老人勉强扯出一抹笑,拿起馒头咬了一口,男孩不高兴了,将自己手中的包子给了老人,自己吃起了馒头。
沈霜儿被这一幕感动到了,她走过去对男孩说:“你爷爷病的很重,我带你们去看大夫好不好?”
男孩听见沈霜儿如此说,眼中闪着亮光,沈霜儿出去叫了车夫过来背上老人,准备一起去医馆看病。
老人又是一阵咳嗽,隐隐约约还咳出了一些血,沈霜儿意识到不好,赶紧去帮着千寻把吃食发完,几人一起去城里找了医馆。
路上老人安慰男孩:“爷爷没事,只是年龄大了,人都这样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离开的,若是爷爷有天不能陪你了,你也要好好的活着,知道不?”
男孩听见这样的话眼泪一颗一颗的往下掉,紧紧抱着老人:“爷爷,你会好的,我们马上就去看大夫了。”
老人慈祥的笑着不再说话,陈大龙的速度很快,他们已经达到了医馆,陈大龙将老人背进医馆,老大夫看着来人这般模样,也猜到了老人的身份,并没有嫌弃他是个乞丐,而是让老人躺好,拿出脉枕开始给老人诊脉,并且询问了一些问题。
诊脉的时间有些长,过了好一会,老大夫才收起脉枕,他眉头紧皱看了看老人,沈霜儿直觉可能要不好,连忙将老大夫拉去后院,询问老大夫病情如何。
老大夫跟沈霜儿说了实话,他这病因为拖的时间太长,肺部病灶严重,很难治了,沈霜儿不太懂大夫说的病灶是什么意思,是肺炎还是什么,若是肺炎其实还能治,她空间里就有治肺炎的药,若是肺癌,那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了。
她让大夫一定要保密,不要告诉老人,就说只是普通的风寒,让大夫看着给开一些药,不然老人一直咳嗽,那样很难受的。
大夫回去后按着沈霜儿提点的那样,只说是普通的风寒引起的咳疾,然后配了一些药让他们带回去吃,沈霜儿没有将两人送回土地庙,而是带回了府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