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骑司关于天下楼大动作的情报积累了一摞子,他都懒得看,能够把一个在大唐有头有脸的大家族逼得退出商业圈,甚至几年内都没法在进来,只能说明天下楼的财力已经到了一个特别可怕的程度。
不过,虽然这个财富可怕,但是把一个大家族搞得灰头土脸,甚至缺胳膊少腿,想必天下楼也不占便宜,伤筋动骨还是差不多的。
既然冷锋开口了,李世民也不好意思不回答:“以后孙神医的医学院,直接由朕的私库资助,什么时候它能够量产青霉素了,就由国库资助。朕还可以给医学院设立一个独立的官职体系,你看怎么样?”
这样一个能够生产青霉素的地方,李世民绝对不可能放它归个人掌管,怎么也要把它收归朝廷掌控才行!
冷锋点点头:“确实应该归朝廷管,这是一个丝毫不弱于火药武器的东西,可不能让它流传到其他国家去。”
好东西当然要自己人分享,自己国内还没有普遍呢,要是流传出去给了外国人,那多不合适?
李世民赞同道:“确实不能流传出去,此等医科圣药,要牢牢把握………咦?怎么是水一样的东西?”
看到孙思邈倒进近乎透明的计量杯里的青霉素注射液,李世民忍不住好奇心大作,凑过去看。
冷锋无奈道:“要是绿色的,我还不敢让老孙给河间王打呢。”
事实证明,孙思邈确实很厉害。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提取青霉素的,液体确实近乎透明,这说明杂质很少很少。
孙思邈把针筒组装好,抽出量筒里的液体后,先是给李孝恭做了一下皮试。
冷锋跟他说过,一些人对青霉素过敏,用了青霉素后轻者浑身瘙痒,重者直接休克假死,所以他牢牢的记着这一点,一点不敢忘。
众人都看着孙思邈,没一个敢打扰他,当然,还是冷锋除外。
看皮试的地方没有什么反应,冷锋就说:“还行,河间王对青霉素不过敏,可以打针了。”
孙思邈拿出一根牛筋绳,递给冷锋。
冷锋接过来,熟练的绑住李孝恭的胳膊,让他的血管更清楚些。
孙思邈又拿酒精棉花擦了擦针头。
这个针筒一看就是出自能工巧匠之手,虽然针头中空的地方还是显得坑坑洼洼的,但是在大唐能够造出这样的针头(虽然有点粗),已经很不赖了。
喘了好几次气,孙思邈才下定决心,将针头扎进了李孝恭的血管,把小半桶青霉素液体推了进去。
拔出针头按住出血点,孙思邈看着冷锋苦笑着说:“这下河间王可就真的是生死在天了。”
河间王妃对着孙思邈蹲身一礼,不再说什么,而是坐到李孝恭床边静静等待。
李世民咳嗽一声:“都出去吧,在这里待着当心过病给你们。”
说实话,如果不是冷锋孙思邈都在这,他都不敢进屋,自古以来风寒都是恐怖的代名词,一些风寒还会过继给别人。
所以官员要是因为风寒请假,朝廷批复都是往宽限了给的,总不能一人得病,全朝堂跟着遭殃吧?
除了河间王妃和孙思邈守在李孝恭床前看情况外,众人齐聚书房。
李世民做到李孝恭的书桌后,对冷锋说:“北上的事,河间王还没来得及进宫详叙,你才是这次任务的总指挥,现在你跟朕说说吧。”
冷锋知道李世民关心的是什么,四下看了看,找到了李孝恭的那张地图。
曾经冷锋拓印、改进的地图现在在武将间都泛滥了,谁家要是没有一份一定会被同行耻笑。
为将者要是没有吞并四海之志,岂不就是一个草包?
找到长安,冷锋沿着他们走的路线大致画出一条线,包括途中他和李孝恭兵分两路,他也一并添加了上去。
“东突厥新土,哦,就是京北道。那里还好些,新收的牧民比较安分,可是进了西突厥的领地,啧啧,兵肥马壮呀!突施家族我没有见到,不过突利家族的骑兵,确实挺骁勇的。
我们途中遇到了突利家族一个叫巴利的混蛋,为了保全冬衣,龙牙军和龙鳞军兵分两路,河间王带物资沿着这条线走,而我故意留下痕迹,吸引着巴利往这边追。”
随说着,冷锋还拿笔点着地图给李世民指位置。
“大概在这里,”冷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圆圈:“我们龙牙军和巴利交手了,这一战,我龙牙军折损了两个人,唉!事实证明,火药武器只有攻坚战和守城战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像装备到骑兵部队,虽然依旧犀利,可是还是没有发挥到极致。”
李世民默不作声,他很想问问冷锋干掉了那个叫巴利的人多少兵马,折损两个人?死两个人也配叫折损?那死成千上万的人算什么?
他到底还是忍住了吐槽,眼下他对这个突利家族更有兴趣。
“当初国库空虚,不得已才和突施突利两个家族还有一些小势力签署盟约,一起攻破了东突厥。看样子,那些小家族没有得到好处,倒是突施突利两个家族占据了不少好处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