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成都:患者反复高烧咳嗽 竟因家里养了一只鹦鹉
中新网成都1月9日电 (王鹏 王敏 )中新网记者9日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获悉,该医院近日收治了一起特殊病例:65岁的刘大爷突然开始发烧、咳嗽、寒战,甚至呼吸困难,起因竟是家里养了一只鹦鹉。
近日,刘大爷突然出现高烧、剧烈咳嗽、头痛、寒战等症状,但流感、支原体检测都呈阴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过后,发烧原因怎么都找不到,只能判断是肺炎。短短几天,他的胸部CT就出现了大片实变影,感觉“呼吸不上来”,随后转院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刘大爷入院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许晓梅仔细翻看了他的所有检查,最初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对。于是,许晓梅与刘大爷和家属攀谈,随后才知道,刘大爷家里养了鹦鹉,他每天给鹦鹉喂食、喂水、清理笼子。
于是,许晓梅有了猜测:会不会是鹦鹉热衣原体?征得家属同意后,医院为刘大爷进行肺泡灌洗液宏基因测序来明确病因。经过等待终于明确,就是鹦鹉热衣原体。医生迅速对症治疗,1天后,刘大爷开始退烧。3天后,刘大爷的咳嗽症状开始减轻。经过7天的治疗,刘大爷复查胸部CT病灶明显吸收,带药出院。
许晓梅介绍,感染鹦鹉热衣原体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明显头痛和干咳等,类似流感样症状,所以有时会误以为是流感。“感染鹦鹉热衣原体,病情严重者可导致肺炎、心内膜炎和脑炎等多种并发症,并危及生命。”
据了解,虽然这个疾病内含有“鹦鹉”二字,但并不是只有鹦鹉才会导致人感染,接触鹦鹉、鸽子及其他许多鸟类、禽类及带病的哺乳动物都可能感染,通常由吸入笼养鸟类拍打翅膀扬起的干粪便或鸟羽粉尘中的病原体导致。许晓梅建议,接触家养禽类及鸟类要及时洗手,定期对养殖场所消毒,正确处理禽类排泄物,普通人群进入活禽交易场所做好自我防护,食用禽类要彻底煮熟。(完)
踩下发展“油门” 浙江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量破700万吨
中新网舟山1月9日电(记者 林波)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油价起伏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浙江舟山船加油产业突出重围,持续呈现迅猛发展势头。
1月9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舟山海事局消息,继2022年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量突破600万吨后,2023年舟山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量高达704.64万吨,同比增长16.95%,跻身全球第四大加油港。
2017年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舟山挂牌成立。其成立之初,便已明确将“推进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作为建设重点。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更是提出:“建设世界级临港产业集群,聚力形成两大万亿级海洋产业集群。”万亿级以绿色石化为支撑的油气全产业链集群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助推油气全产业链发展?只有制度创新,才能释放发展活力。
以舟山海事局为例,该局聚焦推进清洁能源加注示范港建设,协同打造液化天然气接收中心,编制完成《舟山海事局船舶载运LNG罐柜现场监督指南》和《舟山海事局LNG水上加注作业现场监督检查指南》。
2023年8月,国内首单港口外锚地大型散货船“船对船”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在舟山港域顺利完成,这标志着中国在液化天然气加注区域和船型多样化取得双突破。
2023年10月,全国首单集装箱船海上生物燃料加注在舟山港域完成。在海事巡逻艇的监护下,供油船“思杰21”轮在舟山马峙锚地经过约4个小时作业,为一艘中国香港集装箱船“NEW MING ZHOU60”轮完成约325吨船用B24生物燃料油的补给。
发展油气产业,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聚焦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舟山海事部门增效能、寻突破,在助力提升国际航行船舶通关效率等方面持续发力。
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该局常态化实施国际航行船舶“3个1”便利化通关举措,实现“单一窗口”运输工具(船舶)海事申报字段、上下港间通关数据共享复用,大幅减少了证书材料审核时间,高效保障1.76万余艘次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
在助推油气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如何保障海上作业长治久安?
近日,舟山海事局危管防污处负责人吴焰辉,正忙着帮助企业推进常态化LNG加注。她带领部门同事一起,积极参与推进保税油加注作业全链条管控场景建设,完成了《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加注作业海事监管建议》等10余个课题研究。
据介绍,该局通过建立供受油作业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源头管理,按照优进劣汰原则落实供油船“白名单”准入退出,从严做好供油作业单位备案审核把关。(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