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指标过于激进,两个一起立项的项目,歼八那边原型机都拿出来了,而歼九这边到现在为止连飞机布局方案都没有确定下来。要不然刘光齐也不会把歼十拿出来。
“好精妙的设计啊。这是谁设计出来到飞机啊,简直就是个天才。不过这个飞机的稳定性应该不是很好。飞机在飞行时肯定需要飞行员不停的微调飞行姿态,如果是短时间还好,可是如果长时间飞行,肯定会让飞行员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不但增大操作难度、减低作战效率,还会增大飞机的失事概率啊”
听到刘光齐的讲解,宋文聪的眼睛越来越亮,不过在仔细的看了看手里的资料后,宋文聪皱着眉头提出了一个问题。
“到底是行家啊,一眼就看出来问题的关键。这种设计确实会降低了飞机的稳定性,让飞机飞行中时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需不停的进行“微操”保持飞机的稳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传统的机械飞控是不现实的,必须使用一种叫做电传飞控的技术。”
“电传飞控?”
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宋文聪疑惑到自语了一下。
“电传飞控不同于传统机械飞控的飞行员直接控制舵的运动,它是把飞行员的操作转化为电信号,经过飞行计算机处理后,发给舵面进行动作。电信号控制加上计算机辅助,在操纵的速度、精度上要比机械传动好上很多,飞机操作起来更灵敏,这也是三代机获得高机动的关键。”
既然想让对方接手这个项目,那么刘光齐就有必要将歼十的性能指标和需要用到的技术告诉对方,这样即可以节省对方的时间,也可以为对方的工作指明方向,省的走上弯路。
“您说的这个三代机指的是什么?它的标准是什么。”
听到刘光齐要用电子计算机,取代传统是机械飞控,宋文聪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比起来耗费精力的机械飞控,电传飞控显然更加有利于飞行员把精力放在观察战场态势上。当听到刘光齐提起三代机这个词的时候,宋文聪眼皮跳了一下好奇的追问道。
“所谓三代机是一种概念。第一代战斗机是指首批采用喷气发动机,以机枪和航炮为武器的亚音速战斗机,
二代战斗机是飞行速度实现了超音速的飞机,采用后掠翼、装加力喷气发动机和简单的雷达瞄准具,开始装备空空导弹,但主要作战武器仍是大口径航炮,主要作战方式仍是近距离格斗,具有较突出的机动性能和爬升率的战斗机
至于三代机的特点是配备先进雷达设备可以进行朝超视距空战,在中低空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可以进行中距离导弹拦截,也可以进行电子对抗。未来的战斗机只有满足这些才能可国外的战机进行对抗。”
“这也太复杂了。”
宋文聪头疼的摸了摸脑门,刘光齐每说一句话,他的脑子里都能冒出一大堆问题,每一个问题他都感觉无比困难,别的不说光是电传飞控,以国内计算机的发展水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无异于痴人说梦。
“首长,不是我打击您,您这上面了这个飞机的空重在八吨左右,而您给的载弹量是七吨,算下来这架飞机的起飞重量大概是在十九吨左右,这么大推力的发动机的您让我上哪儿去找啊。我就算是把涡喷七塞三个进去,也飞不起来,更别说您给的这架飞机它还是个单发战机了。”
宋文聪指着文件上标注的参数无语道。
“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的没有。”
“首长,不是我打击您,就咱们国家现在的发动机水平,我估计啊有点悬,咱们现在连涡喷七都掌握不了,更别说研制出这种大推力的发动机了。”
看到刘光齐乐观的样子,宋文聪决定给刘光齐破一盆冷水。
“哈哈,没你想的那么糟,你还记得为歼九配套的涡扇六吗”
“我当然知道,您不会是想把它按到这架飞机上面吧。”
“怎么不可以吗。虽然发挥不了这架飞机的最大威力,但是最起码可以让它飞起来,只要它能飞起来,发动机的推力可以一点一点的加。”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听说这台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可不是那么的顺利啊。”
宋文聪挠了挠头道。
“还算可以吧,我刚刚去看了一下,涡扇六的第二台样机已经造出来了。”
刘光齐自然不会平白无故的跑到黎明厂视察去,他今天去的主要目标就是看看这个传说中的涡扇六。
在空间里刘光齐考虑将歼十拿出来时就想到了发动机的问题,歼十所需的发动机,和当前国内能够生产的发动机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歼十最初使用的三姨夫发动机现在连娘胎还没出呢。想要让歼十飞起来,就必须找到一个替代品,哪怕这个替代品到推力比不上三姨夫,但是只要能让它飞起来可以。
就在这时,空间里一位搞发动机的专家找到了刘光齐跟刘光齐提起了涡扇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