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继续巡视,来到报纸发行处。《大秦新报》为展销会特别发行了"展销会专刊",详细介绍各个展区的特色商品和技术,并附有简易地图,帮助参观者规划路线。百姓们争相购买,一千份报纸很快销售一空。
"这报纸...确实是个好东西。"秦王拿起一份细看,"信息集中,传播迅速。寡人有意将其推广至全国各郡县,你以为如何?"
赢无忧惊喜道:"父王圣明!儿臣正有此意。若能每郡设立一个印刷点,由朝廷统一管控内容,既可传播政令,又能促进各地商业信息交流。"
秦王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然后接着说道:“此事就全权交由你负责了。另外,高山他们表现得也相当出色,都应该得到赏赐。既然报纸需要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来管理,那么对于他们几人的任职,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呢?”
赢无忧心里很清楚,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赢高山、赢高崖、赢月英和赢云曼都是她的兄长和姐妹,无论怎样安排职位,都有可能会得罪其他人。然而,秦王既然这样询问,就意味着这是对她的一次考验。她必须抛开情感上的束缚,以客观的态度去评估这几个人的能力,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官职。
赢无忧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缓缓说道:“父王,目前朝堂上关于官僚体系的变革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儿臣只能先回去想想再给父王一个满意的答复。”
秦王凝视着赢无忧,似乎想要透过她的话语看穿她内心的真实想法。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寡人当然知道你们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这个选择或许确实不那么容易做出,但是这件事情总归还是需要有一个定论的。你回去之后,再仔细斟酌一下吧!”
这番话几乎是在暗示赢无忧不要感情用事。她郑重应道:"儿臣必不负父王期望。"
日落西山,展销会第一天的活动接近尾声。据统计,当日参观人数超过两万,成交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数字。更重要的是,无数商业联系和技术交流在这一天建立起来,其长远影响难以估量。
晚上,赢无忧在大秦第一楼设宴招待主要参展商和外国商人。宴席上,觥筹交错,宾主尽欢。很多人都主动上前敬酒,态度恭敬中带着几分谄媚。
"公主高瞻远瞩,此次展销会空前成功,小人佩服之至!"一人举杯道,"小人斗胆提议,如此盛事当每年举办一次,形成定制。"
其他商贾纷纷附和。赢无忧微笑回应:"诸位有此意愿,本宫自当向父王禀明。大秦商业繁荣,离不开诸位的共同努力。"
宴会结束后,赢无忧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朝着咸阳宫而去。
回到咸阳宫的书房,赢无忧铺开竹简,提笔蘸墨,却迟迟未能落下。烛火摇曳间,她眼前浮现出兄弟姐妹们各具特色的面容。
"高山兄长善统筹,高崖兄长精算术,月英阿妹文采斐然,云曼阿姐心思缜密......"她轻声自语,笔尖在竹简上方悬停。窗外传来更漏声,三更的梆子遥遥响起。
翌日朝会,赢无忧捧着连夜写就的奏章出列:"禀父王,儿臣思虑再三,拟定专门管理报纸的部门为报业司,报业司设为三曹六房。高山兄长任司正总揽全局,高崖兄长掌印务曹负责印刷发行,月英阿妹主笔政曹审定文稿。"她顿了顿,"云曼阿姐心思细腻,儿臣请设舆情房由其执掌,专司收集民间反响。"
朝臣中传来细微的骚动。这般安排既考量了各自所长,又形成相互制衡——笔政曹审定内容,印务曹控制发行,舆情房则监督效果。赢高山统领全局却不得干涉具体事务,正是朝堂新推行的"权责相分"之策。
秦王轻敲着龙椅,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问道:“那么你自己呢?对于这报业司的事务,你不打算管了吗?”
赢无忧略微一顿,似乎在斟酌着用词,过了一会儿才回答道:“父王,儿臣深知这报业司的重要性,但无奈儿臣目前事务缠身,实在难以抽出太多时间来直接管理报业司。因此,儿臣决定暂时不担任报业司的职务。不过,若日后报业司遇到了一些他们无法解决的难题,儿臣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尽我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秦王点了点头,“如此也好,你先把手上要事处理好。这报业司新立,各方关注,你虽不任职,也需多留意。”赢无忧忙称是。
接着,赢无忧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此外,为了确保新报能够全面且及时地报道各国商情以及新技术等信息,我们还需要一位编纂房主事来负责相关内容的汇编工作。毕竟,新报刚刚创立,很多事情都需要专人去打理和跟进。”
她的话音刚落,在场的许多人都不禁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尤其是那些心中有所盘算的人,更是对这个空缺职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心里暗自琢磨着,要是能把自己的人安插进这个重要的位置,那可真是再好不过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