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柱和杜十娘在门口挂鞭炮,红通通的一串挂在门框上,看着就喜庆。胡秀英和秦香莲在屋里摆碗筷,每个桌子中间都放了一小碟腌萝卜,是胡秀英亲手腌的,脆生生的解腻。
秦立峰也赶来了,他背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从山里采的香草,说是能驱虫辟邪,他仔细地把香草挂在墙角和窗台,嘴里念叨着:“开业大吉,顺顺利利。”
日头刚升到一竿高,街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杜十娘早就跟隔壁的店铺打好了招呼,一到时辰,就有人喊:“开业啦!放鞭炮咯!”
张大柱赶紧点燃引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瞬间响了起来,红色的纸屑漫天飞舞,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杜老汉打开大门,拱手笑道:“各位乡亲,今天乡野土菜馆开业,所有菜品八折,进来尝尝鲜咯!”
几个早就约好的杜老汉的老伙计率先走了进来,他们穿着体面,一看就是常应酬的主儿,为首的胖掌柜笑着说:“老杜,恭喜恭喜,今天我可是特意带着伙计们来捧场的。”
“快请坐,快请坐!”杜老汉热情地招呼他们坐下,“十娘,上茶!”
秦香莲端着茶壶跑过来,给客人倒上热茶,脸上笑盈盈的:“叔爷们慢用。”
胖掌柜看着菜单,惊讶地说:“嚯,都是山里的新鲜玩意儿啊,野猪肉炖粉条、山蘑菇炒肉、凉拌野菜……老杜,你这是把山里的宝贝都搬来了?”
杜老汉得意地说:“那可不,都是当天从乡下运来的,新鲜得很,您尝尝就知道了。”
很快,第一桌的菜就上齐了。野猪肉炖粉条冒着热气,肉香混着粉条的香气扑面而来;山蘑菇炒肉油光锃亮,蘑菇吸足了肉汁,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胖掌柜夹了块野猪肉放进嘴里,嚼了两口,眼睛一亮:“好家伙!这肉炖得够烂,香而不腻,比城里的猪肉好吃多了!”
他的伙计们也纷纷动筷,一个个吃得赞不绝口:“这蘑菇鲜!”“野菜爽口!”
外面围观的人见第一桌吃得这么香,也忍不住走进来:“给我们来个靠窗的桌!”“菜单给我看看!”
张大柱和杜十娘赶紧迎上去招呼,安排座位、记菜名,忙得脚不沾地。胡秀英在柜台后算账,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虽然紧张,但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分钱都没算错。
快到中午的时候,店里已经坐满了客人,还有人在门口排队等着。杜老汉在厨房忙得满头大汗,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他却丝毫不在意,手里的锅铲翻飞,炒出的菜香气四溢。两个雇来的厨子也跟着忙活,一个切菜,一个配菜,配合得十分默契。
张大柱端着菜从厨房出来,看见胡秀英站在柜台后,脸上带着红晕,嘴角却扬着笑,眼神亮晶晶的,不再是以前那个怯生生的模样。他心里一暖,走过去低声说:“累不累?要不要歇会儿?”
胡秀英摇摇头,眼里闪着光:“不累,你看这么多人来吃饭,咱们的菜馆火了!”
正说着,秦香莲跑过来说:“大柱哥,后厨的野猪肉不够了,咋办?”
张大柱心里一紧,这才想起昨天运的肉不多,赶紧说:“我去附近的肉铺看看,有没有新鲜的,你先跟客人说一声,野猪肉炖粉条可能要等会儿。”
他刚要往外跑,就见秦立峰从外面走进来,肩上扛着个麻袋:“别去了,我让村里的后生刚送了半扇野猪肉来,新鲜着呢!”
张大柱又惊又喜:“师傅,您咋知道的?”
秦立峰擦了擦汗:“我估摸着开业人多,提前让家里备着了,刚从村口接过来的。”他把麻袋递给厨房的厨子,“快拿去处理,别耽误了上菜。”
张大柱心里热乎乎的,这才是一家人啊,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搭把手。
他赶紧回到大堂,跟等菜的客人解释:“各位稍等,刚从乡下运了新鲜的野猪肉来,保证好吃!”
客人一听是刚运来的,都笑着说:“没事没事,好饭不怕晚!”
忙碌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傍晚。客人渐渐少了,大家才有空坐下来歇口气。杜十娘数着今天的钱,笑得合不拢嘴:“今天卖了这么多!比预想的多一倍!”
胡秀英把账本拿出来,一笔一笔地核对:“菜钱、酒水钱,还有收的定金,一分不差。”
杜老汉累得靠在椅子上,脸上却满是笑容:“好兆头,好兆头啊!明天继续加油!”
张大柱看着大家疲惫却兴奋的脸,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的路还长,但只要大家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他站起身,给每个人都倒了杯酒:“今天辛苦大家了,干杯!”
“干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在安静下来的菜馆里回荡。窗外的灯笼还亮着,照亮了门口的台阶,也照亮了每个人眼里的希望。
乡野土菜馆的第一天,就这样在忙碌和喜悦中结束了,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