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荣茵和朝瑰则坐在皇后的马车内,车内气氛略显沉默,毓荣茵透过车窗,看着渐行渐远的军队,心中却无比清晰地意识到,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齐忠骑马走在车前,稳重的神色没有丝毫松懈。
关羽和吕布则在马车两侧警觉地守护着,双眼如鹰隼般锐利,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突发情况。
金龙卫策马紧跟马车后面,身影矫健,始终保持着与车队的距离,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的动静。
每个细节,每个动作,都透露着一股无法忽视的威慑力。
战马奔腾,军队浩浩荡荡,朝着那遥远的京城进发。
【御书房】
桌案上摊开的正是刚刚从藏边送来的战报。
清晰的字迹在昏黄的烛光下格外显眼,胤禛的目光扫过那些文字,眼底闪过一抹难以捉摸的神色。他的修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敲击的节奏缓慢而有力,仿佛在用这种方式思索着什么。
战报的内容并不复杂,藏边的战事取得了胜利,抚远大将军爱新觉罗·延信指挥得当,敌军溃不成军。
消息本应令人欢欣鼓舞,但胤禛的眉宇间却并未显露丝毫的轻松,反而是一抹深沉的忧虑。
就在这时,苏培盛轻步走入,低声禀报:“皇上,抚远大将军爱新觉罗·延信已经派人进京,请求觐见。”
“嗯?”胤禛微微一愣,目光未曾离开桌面上的战报。
片刻后,他轻哼道,“他倒是比朕想象中更急了些。”
“皇上,是否要接见?”苏培盛小心翼翼地问道。
胤禛缓缓抬头,眸光一冷,透过窗棂望向远处。
那遥远的天际仿佛与他的心境相映成趣,冰冷而深邃。
他的声音如同经过精心打磨的玉石,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冷冽:“让他暂且留在军营,不必急着入宫。”
苏培盛的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他便恢复了恭敬,低声应道:“奴才遵旨。”
胤禛不再看他,而是缓缓起身,轻步踱向窗前。
他站在那里,静静地凝望着外面的夜色,微风拂过,带着一丝寒意,轻轻吹动着窗前的帷幕,也吹起了他衣袍的衣角。
他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爱新觉罗·延信……”胤禛低声自语,声音低沉而冷冽,“朕倒要看看,你到底是有几分本事,能在这江山之上占得一席之地。”
他的话音未落,心中那股莫名的压力愈发沉重。
延信的权势,已渐渐超出了他的预期。
一个刚刚有了些许战功的将军,竟然敢如此急切地要求觐见皇帝,这背后,绝不仅仅是寻常的忠诚与礼节。
延信的野心,不言而喻。
然而,胤禛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从来不是一个轻易示弱的人,而他更加清楚,任何一个想要威胁到他帝位的人,必将面临他的雷霆一击。
“既然你急着来,那么,就给你一场盛宴吧。”胤禛喃喃低语,语气里带着一种近乎冰冷的决绝。
此时,苏培盛依旧站在一旁,恭敬地等待着进一步的指示。
胤禛却似乎没再注意到他,依旧注视着窗外那片黑暗的夜空,若有所思。
胤禛轻轻一笑,眼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既然他急于进京,那便让他知道,朕不是一个好惹的对手。”
说罢,他转身从案几上取过一份摊开的地图,沉吟片刻,将其卷起,递给了苏培盛:“给岳钟琪送去。”
苏培盛心中微动,心知这意味着什么,立刻答道:“是,奴才这就去安排。”
胤禛目送着苏培盛离去,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深邃。
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扳指,心中却是在想着那名身处边疆、手握重兵的将军——爱新觉罗·延信。
他的每一步,或许都在胤禛的掌控之中,但这一步,便是决定他未来命运的关键。
“延信,朕的江山,岂是你们能轻易触碰的。”
【京城外】
经过近半个月的跋涉,大军终于在清晨的曙光中抵达京城。
晨曦的光芒洒在凯旋的队伍上,金色的光辉仿佛为这支历经无数艰难与血与火考验的军队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将士们的盔甲上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疲惫的面庞上依然能看到自信与荣耀的神色,眼中燃烧着属于胜利者的光芒。
毓安静静地骑在马背上,目光扫过那一排排士兵。
他们的步伐坚定有力,虽然饱受征战的劳顿,却依旧昂首挺胸,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骄傲与自豪。
他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无法言喻。
或许,这些都是他所付出的代价——他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战、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妹妹——大清皇后钮祜禄·毓荣茵而战,更是为了大清,为了这个庞大的帝国的未来。
“姐姐,你看,前面就是京城了!”朝瑰从马车窗帘探出头,指着远方逐渐清晰的城墙,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