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他都要被太监,嬷嬷欺辱,给他的饭是馊,冷的,夹杂着泥土的饭是常事。甚至有时候将饭菜打翻,按着他的脑袋让他吃地上的饭菜。一个不高兴就对他拳打脚踢。
萧岩多次去看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想要‘自己’低头认错。
萧岩觉得自己仿佛又变回了曾经那个在冷宫中被人欺辱的可怜虫,他满心愤怒,想要挣扎反抗,想要教训那些欺负他的人,可是,他的身体根本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只能一次次在痛苦与无奈中煎熬 。
孤对夏柚宁做了这么多事吗?
萧岩心中暗自思衬:后悔吗?
不,孤不后悔。
为什么,夏柚宁经历了这么多苦还不求饶?
他要是求饶他就不会受这么多苦了!
三年了,每当萧岩入睡就会变成夏柚宁,他找过太医,也试图不让自己入睡,可每当时辰一到,自己就被强制入睡。
在无数次被迫体验夏柚宁的悲惨人生后,萧岩的精神防线彻底崩塌。他时常陷入极度的崩溃之中,脑海里不断盘旋着一个念头:自我了解,只要结束这一切,就不用再承受这般生不如死的侮辱了。
他不是夏柚宁,没有那么强烈的生存欲望,当他十二岁那年就想过了解自己,但他遇见了十岁的夏柚宁,他有了活下去的念想。
直到有一天,他与玄砚今朝交谈完后,他骑上马,转头对着宫殿无声地说道:“阴沟里的臭虫。”
这话从夏柚宁的口中说出,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刺进萧岩的心脏。在他心中,任何人都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唯独夏柚宁不可以。
从那一天开始,萧岩再也没有在睡梦中变成夏柚宁。然而,这场漫长的折磨已经彻底摧毁了他的心智,他疯了。
此后的日子里,萧岩行为举止变得怪异无常。某一天,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萧岩却突然神色癫狂,嘴里嘟囔着要洗去身上的“臭味”。
他眼神空洞,脚步踉跄地朝着湖边奔去,到了湖边,他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到了湖边,他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扑通”一声,巨大的水花溅起,他的身体迅速沉入湖底。湖水冰冷刺骨,瞬间包裹了他的全身,但他似乎毫无知觉,最后他浮在水面上才被人发现。
——
萧岩的死讯迅速在宫中传开,宛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宫人们起初还带着几分畏惧与好奇,偷偷议论着这位帝王离奇的结局;大臣们则各怀心思,有的暗自庆幸摆脱了曾经喜怒无常的君主,有的则担忧朝局因此再生变故。
太后听闻此消息,手中的茶盏“啪嗒”一声掉落,摔得粉碎。她呆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许久才喃喃自语:“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曾经,萧岩也是她寄予厚望的孩子,一步步扶持他登上皇位,却未曾想会是这般收场。
新皇在听闻萧岩的死讯后,沉默良久。他深知,萧岩在位时的种种作为虽已成为过去,但遗留的影响却不会轻易消散。他召集心腹大臣,商议如何妥善处理后续事宜,力求稳定朝局,不让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引发动荡。
与此同时,民间对于萧岩的死也议论纷纷。百姓们大多拍手称快,在街头巷尾传颂着这个“恶人有恶报”的故事。说书先生们更是抓住这个机会,添油加醋地讲述着萧岩的生平恶行以及他那荒诞的结局,引得听众们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唏嘘不已。
而夏柚宁在得知萧岩的死讯后,心中五味杂陈。他独自来到庭院中,望着天边的云彩,思绪飘远。曾经对萧岩的仇恨,在这一刻竟化作了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想起了与萧岩相识的点点滴滴,那些痛苦与挣扎,如今都随着萧岩的离去渐渐淡去。
“或许,这就是他的归宿吧。”夏柚宁轻声叹息,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他决定放下过去,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不久后,夏柚宁离开京城,踏上了游历四方的旅程。他走过繁华的城镇,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也涉足偏僻的乡村,感受着百姓们朴实的生活。一路上,他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谈诗论道,分享人生感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夏柚宁来到了一座宁静的山谷。山谷中溪流潺潺,绿树成荫,宛如世外桃源。夏柚宁被这里的美景深深吸引,决定在此定居。
他在山谷中搭建了一间小屋,开垦了一片田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闲暇之余,他便在溪边垂钓,或是在林间漫步,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多年后,夏柚宁已不再是那个青涩的少年,他的脸上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愈发平和从容。
一日,夏柚宁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日记。那是他年少时记录的点点滴滴,其中不乏与萧岩有关的回忆。他轻轻翻开日记,读着那些曾经的文字,心中感慨万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