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浮舟的步伐越来越快,不多时就到了禅房门口。
他正欲敲门,房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李青溪本来是想出去看看,还有多久能下山。
结果刚开门,就跟岑浮舟打了个照面。
四目相对之际,昨夜缠绵悱恻的情形又浮现在她眼前。
在看到眼前人脖颈上尚未消失的红痕时,尴尬与羞怯让她的脸色染上些许绯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岑浮舟没错过她的神色。
但他毕竟往日从未接触过女子,又困乏了一夜,没法好好分辨对方的情绪,觉得她或许只是害羞。
再加上凌风之前说的话,岑浮舟浮现出些许笑意。
虽说他对李青溪可能没多少喜欢,但除了她,也没有别人更适合世子夫人的位置。
往日母亲问他何时完婚,他总觉得不急。
但眼下看来,归京之后就把婚事办了,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那时让父亲与母亲前去上门提亲,族亲陪同送礼,将正经流程再走一遍,想来算是尊重新娘子,她应当会高兴的。
他已然忘了从前与李青溪的约定,更不用说什么等她找到心上人便解除婚约这回事。
李青溪在思考,该怎么逃离这尴尬场景。
岑浮舟丝毫不清楚她的想法,只温声问道:“用过饭了?”
她声若蚊蝇:“嗯。”
他想了想,觉得再亲自解释下比较好,便将他与张步勤之间达成合作的事又说了一遍:“其中诸多细节需要完善,我与他彻夜长谈,怕你饿了,就先让凌风将素斋送过来了。”
所以,他并非故意不来见她。
李青溪压根没听明白他话外之意。
她只知道张步勤现在投靠了侯府,镇北侯在卫州的危机已经解决了。
所以她迫不及待地问他:“那我们何时能回京?”
回了京都,她就不用再跟他每天都碰面了。
岑浮舟眉梢微扬。
莫非……她也是盼着归京之后成亲,将婚姻之事定下来的?
面对她直勾勾的眼神,他轻咳一声:“约莫三日,不急。”
镇北侯马上就到卫州了,至多停留一天,便可归京。
“真的?”
“是。”
李青溪心下一松,肉眼可见地欢喜:“太好了。”
她终于可以回家了!
岑浮舟眸底的笑意也更盛了。
他也觉得甚好。
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昨夜缠绵之事,一个是觉得尴尬,另一个则是怕女儿家害羞,再提这事儿她会生气。
很快,观音庙与姻缘佛堂的事全都处理妥当,李青溪终于得以下山。
回去的路上她与张夫人同车,对方并不清楚她的具体身份,只认为她是侯府的人,态度十分客气。
待到了城中,那些被押送回来的尼姑们引起了百姓注意。
没多久府衙宣告了刘通判的死讯,并将他做的恶事公之于众,查抄了刘家的金银财宝,家眷也尽数关押。
卫州百姓们奔走相告,满城都是对张步勤的夸赞之声。
府衙牢房。
囚徒们个个都在喊冤,被狱卒抽打才老实下来。
最里间的牢房里,关押着刘家人。
其余人都在哭哭啼啼,刘寒烟却一滴泪都未落。
虽说命在旦夕,但不知怎地,她觉得二公子会来救她。
事实证明她的预感没有错。
临近黄昏时分,狱卒送来了饭菜,在她们的牢房门前停了一下,问道:“谁是刘寒烟?”
她心中一震:“我是。”
“跟我来。”
刘寒烟急忙从地上爬起,顾不得许多急步往外走,半途中却又想起来什么似的,将身上的杂草尽数捡掉,整理鬓发。
因为在狱中待了些时间,她的脸色不如往日红润美丽,但依然保持着仪态。
然而等见到来人时,她眸中闪过一丝失望,被她很快掩盖下去,福身行礼:“见过大人。”
凌风开门见山:“刘姑娘,按律法,官员犯罪妻妾子女均与之同罚,但你们没有上过族谱,所以还有回转的余地。
他掏出一纸诉状:“明日张大人会开堂提审,届时你递上这诉状,言明养女为妾一事,自有生路可走。”
“对了。”凌风又摸出一个小瓷瓶,“这是你当初服毒的解药,吃了它就不会再有性命之忧。”
刘寒烟闻言,心下顿时轻快许多。
她接过药丸与诉状,柔声道:“多谢大人救我一命。”
凌风:“在下也是奉命行事,刘姑娘不必客气,既然已经交代清楚,我先走了。”
他转身就走,却又被刘寒烟叫住。
“大人。”她咬了咬下唇,“二公子他、他可有说些别的什么话?”
其实她是想问,二公子为何没来。
但仔细想想自己如今是待罪之身,对方却是京中高贵子弟,又凭什么来看她,便改了口。
凌风一愣:“二公子有要事在身,眼下没空来见你,待你脱困后应当还有见面的机会。”
刘寒烟听到后面的话,失望才减少些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